喜欢我们的内容请分享给小伙伴哦
你不知道的夏季情感障碍症--心理暑热症
现代医学生理学认为:人的神经细胞对夏日的气温、气压、湿度和气流等气象要素的变化高度敏感,高温的气候会影响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继而影响大脑的神经活动和内发泌的激素分泌,于是产生一系列类似“中暑”的多种症状。
高温使人出汗多,体内电解质及水流失多,造成脑的内环境发生变化。对脑功能的稳定有很大的影响。闷热的天气使人的不适感加强,睡眠不足并且食欲很差。如果不能够很好的降温、消除疲劳,极易影响情绪。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气候条件对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的影响就明显增强。情感障碍发生率明显上升,加上出汗增多,人体内的钙、镁、钾、钠等电解质代谢出现障碍,影响大脑神经活动,从而产生情绪、心境和行为方面的异常。
夏季情感障碍症有四种表现:
●情绪烦躁,常会因微不足道的小事,与家人和同事闹意见,而自己则觉得内心烘热,头脑糊涂,不能安下心来思考问题,经常丢三拉四忘掉事情;
●心境低落,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了,觉得日子过得没劲,对同事和家人缺乏热情,此种情况清晨稍好,下午变坏,晚上更甚;
●行为古怪,常会固执地重复一些动作,如反复洗澡、洗脸、洗手,甚至擦洗鼻子,也要求旁人照他一样做,否则就大发脾气,使起性子不吃饭、不睡觉,等等;
●还有一些其他症状: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睡眠增加和白天困倦,注意集中困难,清晰思维困难,疲劳或精力下降。
"夏季情感障碍症"也叫"心理暑热症"。夏天人的情绪显得倦意懒散、烦躁不宁、焦虑,甚至一言不合就吵闹、打架。这主要是生理上体力消耗过多,代谢产生障碍造成的。针对这种症状,应从生理上和心理上降温。
这些人更易“心理中暑”
长期处于紧张压力下。比如办公室白领,常常加班、饮食不规律,每天面临还贷、职场竞争等压力。
不善与人沟通。这类人遇到烦恼事,不善于自我调节处理,也无处倾诉。
平时心理承受力脆弱,情绪波动大。常会有一些异常表现,如出现打翻热水瓶引起烫伤等意外。
争强好胜。易与人发生摩擦,不依不饶。
如何预防和医治“心理中暑”
及时预防和医治“心理中暑”,避免给自己和他人造成不幸!大家好才是真的好!那么帮助我们预防和医治“心理中暑”的灵丹妙药有什么呢?
01
认知上的调整,心理暗示,给心灵降降温
在心烦意乱的时候,听听舒缓轻松的音乐,或者静坐在那里,闭上眼睛想想森林、蓝天、大海等令人凉爽的情景,越是天热越是要平和,给自己营造一些浪漫的氛围,让心灵吹吹风纳纳凉,降低“心理热度”。少想烦心的事,多想愉快的事,保持幽默愉快的心情,就可以忘却夏日的酷热。
02
行为上的自我调节,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
每隔一段时间要宣泄一下最近积攒的负面情绪,找人说出心中的烦恼,多与他人交流、和家人多聊天。感到劳累时不要一味地休息休息,无尽的休息会让你的身体与情绪越来越懒惰,不如多做一些活动,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把心里的热量散发出来。无聊时要学会寻找快乐,寄情于山水之间,宁静的自然情景可以更好地调节情绪。
03
健康地生活才能有健康的情绪
合理安排生活,避免在最炎热时外出,不要在封闭空间呆得过久,通过空调等降低室温,当然也要适当给房间通风。尽量增加休息时间。注意饮食调整,多吃清火的食物,蔬菜水果不离口,适当喝点凉茶、冷饮,少喝酒,少吃刺激性的食物,都对舒缓情绪有益,也可以吃一些轻代餐代替正餐。特别注意夏季出汗多,在多饮水的同时适当补充维生素,可以喝一些富含维生素饮料。
吃一些清凉解暑的食品
夏日闷热、潮湿,容易让人感到无精打采,身体也疲乏无力。不少时令水果蔬菜能帮你赶走“夏季情感障碍综合征”困扰,比如番茄、草莓、芒果等酸味食物,它们的酸味能敛汗止泻祛湿,又能生津解渴,健胃消食;还有一些凉性蔬菜,比如*瓜、芹菜、菠菜等,有利于除烦解暑、清热泻水。
医院是由日照市卫健委批准设立的医院,属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
科室设置:医院设有精神科、心理科、内科、中医科、预防保健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等。目前开设精神一科、精神二科、精神三科、精神四科、戒酒病区、开放病区、心理病区。
治疗范围:擅长治疗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所致精神障碍、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社交恐惧症、躯体化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酒精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青少年心理障碍以及失眠症等疾病。
医院常年聘请省内外知名专家进行坐诊、会诊、查房等。本着“以人为本、珍爱生命”的宗旨,始终践行“患者至上、济世利民”的核心价值观,把医院发展成老百姓看得起病、医院。
部分图文来自网络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