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中暑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请大家注意防范热射病热衰竭晒伤he
TUhjnbcbe - 2021/4/13 14:42:00


  江苏省气象台年07月27日09时36分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预计今天白天苏州、无锡、常州、南京、镇江、泰州南部和扬州南部地区最高气温39℃左右,扬州北部、泰州北部、南通西部、淮安南部、宿迁南部和徐州南部地区最高气温37℃左右。请注意防范。


  


  这几天持续高温,医院接诊的中暑患者数量激增,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都是中暑,但是对于普通市民来说,却很难分清,不少人甚至中暑了,还蒙在鼓里;白天晚上吹风扇、吹空调,身体也开始反抗了,胳膊疼、肩膀疼、脖子不舒服……整个人都不好了;夏季是泌尿系结石的多发季节,温度高、出汗多,导致尿液浓缩和相对的尿液滞留,易形成结石……高温病怎么预防?夏季怎样保健?医院专家为你支招。


  急诊专家的“高温病”辨别应对攻略


  医院急诊科专家沙杜鹃介绍,自从高温天气以来,南京中暑的患者持续攀升,程度有轻有重。“发生中暑,除了打医院救治外,我们还应该了解中暑的相关知识,做到预防中暑以及遇到中暑进行科学应对。”沙主任说,遇到中暑的,在到来前,可以提供科学有效的帮助,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沙杜鹃给大家做了份辨别与应对攻略:

1热痉挛


  热痉挛通常发生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剧烈运动且大量出汗时。人体中的盐分和水分随汗液一同流失,肌肉中的含钠量低可能是造成肌肉痉挛的原因。此外,热痉挛也可能是热射病的早期表现。

表现为肌肉疼痛或抽搐。通常剧烈活动停止后,发生在腹部、手臂或腿部。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醒,体温一般正常。如果有心脏病史,或者正在进行低盐饮食,要特别
  热衰竭是在严重热应激时,由于体液和体内钠丢失过多引起循环容量不足所致;常发生于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疾病患者。轻者表现为多汗、疲乏、无力、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和肌肉痉挛、体温轻度升高;重者有明显脱水表现:心动过速、低血压或晕厥。热衰竭可以是热痉挛和热射病的中间过程,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热射病。

热衰竭起病迅速,其症状包括:

1)眩晕、头痛

2)大量出汗、脸色苍白

3)恶心或呕吐

4)极度虚弱或疲倦

5)肌肉痉挛、晕厥(通常片刻后清醒)

现场可先帮助患者降温,如果症状持续不好转或继续恶化,要及时寻求医疗救助。

以下降温措施可能会有帮助:

1)凉爽且不含酒精的饮料

2)休息

3)凉水澡或擦拭身体

4)进入空调房间

5)换上轻便透气的衣服

▲如果有以下情况,请立即就医:

1)症状严重

2)高龄,伴有心脏疾病或高血压等慢性疾病者

3热射病


  高温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使身体温度迅速升高。患者表现为体温异常升高,可达到40摄氏度以上;重者可出现横纹肌溶解、急性肾衰竭、肝衰竭、神志改变、休克、心律失常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急症,如果不接受紧急救治,可导致死亡或残疾。

热射病表现多样,可能包括:

1)极高的体温(口腔体温大于39.5摄氏度),皮肤红、热且干燥无汗,怕冷

2)头晕、恶心、呕吐、搏动性头疼

3)口齿不清、意识模糊、昏迷

4)快速、沉重的脉搏

在试图给患者降温的同时,周围其他人应帮忙拨打急救电话。

1)将患者移到阴凉的地方

2)不论使用何种方法,迅速给患者降温。比如进入空调房间;将患者浸泡在浴缸的凉水里;将患者放在凉水下淋浴;凉湿毛巾或冰袋冷敷头部、腋下及腹股沟等

3)监测患者的体温,坚持努力帮助患者降温直到体温降到38摄氏度

4)如患者发生不自主的抽搐,不要试图喂液体给他/她。若发生呕吐,请使患者侧卧,头偏向一侧,确保其呼吸道通畅。

4晒伤

虽然晒伤引起的不适通常很轻微,一般一周以后可自行缓解,但它可能增加患皮肤癌的风险。严重的晒伤需就医。

皮肤变红,可以感到疼痛,暴晒后温度异常升高。

如果未满1周岁或出现以下症状,要咨询专业的医生:

1)发热

2)水疱

3)严重疼痛

▲同时,在处理晒伤的皮肤时,应记住以下要点:

1)避免反复日晒

2)晒伤的地方请冷敷,或浸泡在凉水中

3)在晒伤的地方涂抹保湿乳液,不要使用霜、软膏等质地过于浓稠的护肤品

4)不要挤破水疱

5热疹

热疹,又称痱子,是一种在炎热、潮湿的天气里大量出汗而引起的皮肤刺激。它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常见于少年儿童。这种皮疹在肌肤凉爽后不久可自行消失。

痱子看起来像一个红色的丘疹或小水疱群,常出现在脖子、上胸部、腹股沟、乳房下和肘折处。

热疹最好的处理方法是提供一个凉爽、湿度小的环境,并保持患处干燥,可以使用痱子粉让患处舒适些。热疹的治疗很简单,医院接受专业的救助。

专家提醒

自救不等于医疗救助

中暑预防最关键


  以上自救措施并不能真正替代医疗救治的作用,它们仅可以帮助人们自我识别身体的预警信号并及时做出反应,防止中暑的状况进一步恶化。抵御中暑最好的措施就是预防——保持凉爽。

1)暑热季节改善年老体弱、慢性病患者等的居住环境;有慢性心血管、肝、肾疾病和年老体弱者不应从事高温作业;暑热季节改善劳动及工作条件。

2)高温环境中停留2~3小时时,应饮用含钾、镁的防暑饮料;

3)炎热天气穿宽松透气的浅色服装,避免穿着紧身绝缘服装;

4)中暑恢复数周内,应避免室外剧烈活动和暴露在阳光下。

这些人群要注意:

贪凉的

爱吹空调风扇身体受不了


  胳膊疼、肩膀疼、脖子不舒服……这些都发生在20多岁的小婷身上。在医院脊柱外科中心诊治发现,这都是颈椎病惹的祸。


  小婷是位小学教师,放假回了老家。前段时间,忽然觉得胳膊一直到手,都有发麻的感觉,继而又出现肩膀疼、浑身乏力等各种不适症状。好不容易坐一夜火车赶到南京,第二天一大早起床,脖子动不了,医院脊柱外科就诊。接诊小婷的是脊柱外科朱磊主治医师,经沟通了解到,小婷放假后整天双手不离手机,而且不是躺着就是倚坐着,一个姿势就是大半天。家里、火车上不是吹空调就是吹风扇,内外因结合,颈椎受不了,导致各种症状找上门。


  朱磊主治医师介绍,在门诊中发现,近期因“受祸”于降温设备来就诊的人持续增多,基本上占了门诊的80%以上。朱磊提醒,空调温度不宜开得过低,建议在26℃-28℃。注意休息、保证睡眠,在早晚温度不高的时候可适当地运动。

不爱喝水的

当心泌尿系结石“捣乱”


  众所周知,夏季是泌尿系结石的多发季节。最近,医院就收治了不少这样的患者。专家提醒,夏天温度高,出汗多,导致尿液浓缩和相对的尿液滞留,易形成结石,所以一定要注意多喝水,有了结石要及时治疗。


  该院泌尿外科杨建*主任医师介绍,第一,喝了过多矿物质饮料和碳酸饮料,这些矿物质将会停留在体内最后形成结石。第二,夏季天气闷热排汗较多,尿液浓度高,尿垢沉积后就容易形成结石。第三,身体流失大量水分,也易导致结石。第四,夏季过强的阳光会有助于维生素D和维生素A在体内的合成,可促进身体对钙的吸收,使得尿液中排出的钙量增多,从而形成结石。杨建*指出,最重要的预防之道是多喝水,对所有成分尿石都有防治作用。


  杨教授介绍,结石大小不同,采用的治疗方法也不一样。中西医结合治结石,体外物理振动排石更具优势,每次治疗仅需6-12分钟。

准妈妈

比普通人代谢快更易中暑 


  7月24日,40岁的方女士在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接受26周产检时当场晕倒,该院急诊科韩护士长表示,自上周天热以来,该类孕妇患者基本上每天都能接到一两例。


  据该院急诊科医生曹剑介绍,女性在妊娠期间,由于生理负荷加大,机体代谢比一般人高,会产生更多热量,比普通人更怕热,也更容易中暑。


  孕妇中暑危及准妈妈和胎儿健康,如果发现中暑症状,千万不可大意,一定要及时送医,以确保母婴的安全。

曹医生提醒,夏季孕妇需注意:

1、减少户外活动,注意通风降温,出行最好有家人陪伴。

2、劳逸结合,清凉饮料适度。注意多饮水,适量饮用绿豆汤等防暑降温饮料。

3、多吃豆制品和绿色蔬菜,注意菜肴花样的经常变换。

4、选择宽松衣着,注意清洁卫生。内衣和腰带都不宜束缚身体过紧。

5、保持充足睡眠和心情愉悦。

来源:江苏气象 南京晨报 新华日报 

编辑:江苏安监

投稿:jsanjianju

sina.cn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请大家注意防范热射病热衰竭晒伤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