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一发烧,爸妈就紧张。
很多家长会使用酒精擦拭、退热贴等物理降温的方式给孩子退热。
物理降温的原理是什么?这样做对孩子好不好?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什么是物理降温?
物理降温是相对于药物降温而言的,也叫体外降温。是通过洗澡、凉/温水擦拭、酒精擦拭、退热贴等方式,将体内的热量散发出来,达到降温的效果。
为什么各大指南都不推荐物理降温了呢?
原因是用的时机不对,不仅不能退热,还让孩子不舒服,比如会寒战,发抖,所以不推荐了。
这要从发热分期说起,发热分为3期:
1.体温上升期
发热开始阶段,由于调定点上移,原来正常外界温度变成冷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发布调温指令,使得产热增多,散热减少,临床表现为畏寒、皮肤苍白、重者寒战。
这个时候孩子是感觉冷的,家长再物理降温,孩子能舒服吗?2.高温持续期
体温升高到调定点新水平,不再继续上升,此时产热和散热相对平衡。因为开始散热,所以皮肤血管扩张,血量增加,皮肤温度上升,加强皮肤水分蒸发。
临床表现为患儿自觉酷热,皮肤发红、干燥。
3.体温下降期
随着发热激活物、致热源消耗或消除,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返回正常水平。此时体温高于调定点,出现明显的散热反应。皮肤血管进一步扩张,临床上表现大量出汗。
也就是说,体温上升期物理降温,适得其反。但孩子如果处于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这时孩子觉得特别热,洗个温水澡还是很舒服的,毕竟退热的目的就是缓解不适。
在孩子愿意的前提下,缓解不适,让孩子舒服,能做到这样你就可以给孩子物理降温。不要用的物理降温方式
1.酒精退热一定不要用;2.如果之前用过退热贴有过过敏,一定不要用;3.不要洗冷水澡,不要冷水擦拭退热。中暑一定要用物理降温
中暑的时候体温高是因为身体热量太多来不及散热导致的,体温调定点没有变,这个时候用退热药没有用,要用物理降温。什么时候
测体温准确?
当你感觉孩子的体温升高,或孩子状态不如平时的时候:例如不爱吃东西,不爱喝水,不爱动,不爱玩,睡不安稳,哭闹等情况都可能提示孩子发热了,需要测量体温。
体温测量前,家长尽量让孩子要安静15~30分钟,这样能排除孩子因哭闹、运动、饮食或者大人抱着传给孩子热量等因素造成的测量不准。发热了怎么降温?
宝宝发热用布洛芬(美林)或者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这两种退热药就行了。
退热的目的是让孩子舒服,对于没有基础疾病的孩子(如心脏疾病、肺部疾病、代谢系统疾病),如果睡得很熟没有不舒服,目前不推荐叫醒孩子吃退热药。我是爱讲故事的医生叔叔张伟
更是爱孩子的宝爸
欢迎大家给我留言哦!
-End-河马儿科,全面呵护宝宝成长相信医生,科学育儿!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河马儿科所有,欢迎转发分享!
版权说明: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发送消息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