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中暑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职业病防治之高温作业与职业性中暑的预防
TUhjnbcbe - 2021/4/28 5:05:00
北京痤疮专业医院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8580082.html

?????


  中伏进行时,已到“最热的时光”。暑热战,已经打响!快做好心理准备~我们整理了一些关于中暑的知识,跟小布一起了解下!


  

高温中暑分两种


  轻症中暑可表现为头晕、头疼、面色潮红、口渴、大量出汗、全身乏力、心悸、脉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


  重症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重症中暑可以表现为这三种类型的混合型。中暑可以导致死亡。热痉挛


  热痉挛通常发生在人进行剧烈运动且大量出汗时,使人身体中的盐分和水分随汗液一同流失。肌肉中的含盐量低可能是造成热痉挛的原因。此外,热痉挛也可能是热衰竭的一种表现。

怎样识别?


  热痉挛表现为肌肉疼痛或抽搐。通常剧烈活动之后,发生在腹部、手臂或腿部。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醒,体温一般正常。如果有心脏病史,或者正在进行低盐饮食,要特别
  如果情况还没严重到需要就医的地步,至少做到以下几点:停止一切活动,静坐在凉爽的地方休息;饮用稀释、清爽的果汁或运动饮料。


  即使痉挛得到缓解,之后的几小时内也不要再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的运动,那样只会进一步透支能量导致热衰竭甚至热射病。


  如果病人有心脏病史、低盐饮食、或1小时后热痉挛的状况还没有消退,要寻求专业的医疗处理。热衰竭


  热衰竭是一种高温引起的相对温和的健康问题。它可以是高温暴露,体液补给不足,或身体水、盐、矿物质不平衡,经由几天的连续积累发展而来。这是身体对因大量出汗而过度流失水分和盐分做出的响应。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在高温环境中进行重体力劳动或长跑等剧烈体育运动的人更易发生热衰竭。

怎样识别?


  热衰竭起病迅速,其症状包括:眩晕、头痛、恶心或呕吐、大量出汗、脸色苍白、极度虚弱或疲倦、肌肉痉挛、昏厥,通常片刻后立即清醒。


  发生热衰竭的人皮肤有可能是冰凉且潮湿的。患者血压下降,脉搏快且虚弱,呼吸急促且浅,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此时,患者如有反胃、腹泻或呕吐,会失去更多体液导致情况继续恶化,甚至热射病。如果发现症状严重、伴有心脏疾病或高血压,请立即就医。


  除此之外,可先帮助病人降温,如果症状持续不好转或继续恶化,要及时寻求医疗救助。

怎样处理?


  以下降温措施可能会有帮助:凉爽且不含酒精的饮料;休息;凉水澡或擦拭身体;开空调;换上轻便的衣服。

特别注意


  以上自救措施并不能真正替代医疗救治的作用,它们可以帮助人们自我识别身体的预警信号并及时做出反应,防止中暑的状况进一步恶化。抵御中暑最好的措施就是预防——保持凉爽。炎热的天气里,在饮水、行为活动、及服装方面做些简单的改变,就可以很好地预防中暑,保持健康。(综合浙江发布、健康浙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Uhjnbcbe - 2021/4/28 5:06:00
软件开发求职招聘交流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543.html
医院订阅哦!

什么是高温作业

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25℃的作业。劳动者在高气温或同时存在高气湿或热辐射的不良条件下,同时受到厂房建筑、通风设备、工艺过程和热源情况等影响,进行生产劳动就有可能成为高温作业,产生职业性中暑。

高温作业的分类

1.干热型(高气温、强热辐射作业):例如,炼钢、炼焦、炼铁、轧钢、压延、铸造、热处理、焙烧扩瓷、熔化玻璃、火力发电等。此外,夏季露天作业,如装卸、基建工地、田间劳动、行*等也属这种类型。2.湿热型(高气温高气湿作用):例如,纺织、印染、缫丝、造纸、酸洗、电镀、屠宰、潮湿的矿井等。

高温、热辐射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

高温作业时,人体可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变化。主要为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泌尿系统等方面的适应性变化。但超过一定限度,则可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引起中暑。职业性中暑

指在高温和热辐射作用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从而引起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轻者出现发热、头晕、恶心、呕吐;重者可有头痛剧烈、昏迷,甚至引起死亡。

中暑先兆:

在高温作业场所劳动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处理原则:暂时脱离高温现场,并予以密切观察。

轻症中暑:

除中暑先兆的症状加重外,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等表现,体温升高至38.5℃以上。处理原则:迅速脱离高温现场,到通风阴凉处休息;给予含盐清凉饮料及对症处理。

重症中暑:

可分为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型,也可出现混合型。处理原则:迅速予以物理降温和(或)药物降温;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对症治疗。中暑患者经及时处理,一般可很快恢复,不必调离原作业。

企业为避免职业性中暑的发生采取的措施

1.合理布置生产性热源,采取隔热、通风降温等措施;2.高温车间建立空调休息室,休息室温度为25~28℃;3.补充含盐清凉饮料,含盐量为0.1%~0.2%,饮料温度低于常温;4.针对露天高温作业,调整工休制度,避免长时间接触高温;5.加强职业健康监护,认真做好高温季节到来之前的体检工作,避免职业禁忌证者从事高温作业,如Ⅱ期高血压、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慢性肾炎、未控制的甲亢、糖尿病和大面积皮肤疤痕患者,不宜从事高温作业。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职业病防治之高温作业与职业性中暑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