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中暑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热死了真不是开玩笑,广东真有人中暑死亡
TUhjnbcbe - 2021/4/30 15:26:00

法律顾问丨广东粤强律师事务所

地址丨化州市鉴江区茂化路

电话丨-、

以下为正文

热!

好热!

太热了!

这个星期简直是一个大写加粗

的热!

已经确认过眼神,

我们都是熟的人!

18日起至今,

广东大部地区均被高温覆盖。

韶关、清远、梅州、广州、佛山等

73个县市出现超过35℃高温天气。

这个5月,广东天气真的很“变态”

绿洲和盆地竟然站在同一起跑线

全省高温破历史同期纪录

我们成了“变态辣鸡腿”

打从5月以来,感觉雨水就像下错地方一样。本该正值雨季的我们,干旱炎热。

泥萌来评评理,大家都有腰间盘,凭什么就让我大广东这么突出?

造成此次高温天气的原因是神马?

①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下沉气流增温

②无明显冷空气

③无明显降水

广东人民真的真的真的热成狗啊

历史同期最高气温破纪录?!

5月19日起,广东已连续五天全省高温站数达到或超过50个市县,多个市县高温日数和最高气温打破5月历史同期纪录。全省大部分市县的高温*色或橙色预警信号继续生效。

待家里是烤

出门是煎

离了空调就是废人啊……

广东省气象台预计,未来三天,广东大部分市县以晴热天气为主,仍有大范围35~36℃、局部37℃的高温,部分市县有分散雷阵雨,局部大雨或伴有8级左右短时大风。

晴热高温持续,未来几天天气仍炎热,需注意防暑防晒降温。

至于化州……

看图说话!

虽说有阵雨,

但最高温度一直徘徊32-35度间

所以,一个字——

“热”!

不要问我何以解热

只觉得出趟门自己就分分钟“热死”

这可真不是一句玩笑话!

这不,广东东莞就真的有人

出事了!

前天下午,东莞厚街汽车客运站

一名中年女子

因中暑倒地,最终不治死亡……

午后高温等车女子中暑死亡

5月22日下午3时许,东莞市厚街汽车客运站路边,一名中年女子邓某(46岁)突然晕倒在路边,口吐白沫,不省人事。

随后,有热心市民报警,并拨打了急救电话。然而,当厚街镇急救人员赶到现场时,发现邓某重度昏迷,全身不停抽搐,且高热。经过诊断,确诊其患的是“热痉挛”疾病。(“热痉挛”是一种高温中暑现象,它是患者在干热环境条件下劳作时出汗过度,身体中大量NaCl随着汗液排出,导致肢体和腹臂肌肉出现痉挛。且体温超高,医用温度剂已无法测量)。医护人员现场对其展开救治,但遗憾的是,邓某最终不治死亡。

“根据邓某死前的各种症状,符合中暑死亡的特征。”医院急诊室医生骆强说,事发时,恰好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疑死者事发前在户外待的时间过长从而导致中暑死亡。

这些情况容易中暑

1太阳晒太多易中暑中暑是因为什么,热啊,所以在高温高湿天气应该尽量减少外出,别没事儿去找热。

这里要记住两个温度:老年人在室外温度超过32℃时尽量避免外出;而年轻人在室外温度超过35℃时也要尽量避免在户外工作或剧烈运动。实在有事需要外出,也要避开上午10点到下午3点的高温时段。

2吃的越冰越容易中暑你觉得吃冰镇食品很解热,对不对?然而短时间内摄入冷食冷饮过多,消化系统首当其冲受到影响,人体因局部温度很快下降而调节失衡,继而影响到全身各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就容易导致中暑发生。

3室内外温差大易中暑从过于凉爽的房间一下进入烈日炎炎的室外,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会“失灵”,极易中暑。

所以室内外的温差最好不要太大,空调温度设定在26℃-27℃左右为宜,最好与室外的温差在5℃-10℃之间。

中暑急救要这样做

出现中暑症状时,首先要迅速从高温环境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并喝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料,如淡盐水、绿豆汤等。

在中暑者的太阳穴涂抹清凉油、风油精,或服用仁丹、十滴水等药物。如果中暑者体温升高,可用凉湿毛巾或冰袋冷敷头部、腋下及大腿根部,或用30%酒精擦浴直至皮肤发红。

如出现重症中暑症状,一定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医院进行救治。

如果出现热射病的症状,要迅速降温

1、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有条件移到空调房间。

2、在腋窝、头部、腹股沟大动脉明显处放置冰袋或30%~40%酒精涂擦,同时用电扇或扇子等吹风快速散热。

3、意识清醒者,可让其饮用些淡盐水;昏迷者不要强行喂水,以免引起气道梗阻或呕吐窒息。

4、出现心跳骤停要立即做心肺复苏。

5、可服用抗暑药缓解症状

6、立即联系,转运有血液净化治疗条件的重症医学科进行治疗,通常要在2个小时内把患者体温从40℃以上降低到38.5℃以下。

每到这样的大热天,藿香正气水就会成为很多家庭必备的“万能药”,但是南方医院药剂科主任陈文瑛做了解释。藿香正气水含有40%~50%的酒精,无论从中医还是西医角度分析,藿香正气水都不适用于中暑。

注意!藿香正气水不可治中暑

生活中,不少人误认为藿香正气水是解暑特效药,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从中医角度上来说,中暑是因为暑热内侵,治疗应当以清热泻火、养阴解暑为主。而藿香正气水具有辛温解表、散寒、除湿的功效,属于温热药,根本就不适合治疗中暑。

从西医角度分析,中暑时最关键在于尽快降低体温(在阴凉处休息、补充含糖或电解质饮料),肌肉痉挛可以冰敷或按摩,如出现意识丧失(如热射病),体温>40℃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抢救,及时进行补液治疗。而藿香正气水中含有40%~50%的酒精,对于过敏及重度中暑者甚至会加重病情。

防中暑TipsTop10

NO.1外出要注意防晒,需要涂抹防晒霜,还要打遮阳伞,。夏季防晒是很有必要的,可以预防日光性皮炎。不管是女性要涂抹防晒霜,男性朋友们也要注意防晒。

NO.2中午的10点到下午的2点钟是紫外线最强的时候,尽量的不要在这个时间段出门,否则会形成中暑的症状。

NO.3夏季出汗比较多,很容易出现缺水的症状,所以一天至少要喝八杯水。一旦大量性的出汗就需要补充一些白开水,不可以用饮料代替白开水。

NO.4加强营养,很多人食欲不好,需要补充具有消暑效果的食物,多补充冬瓜,苦瓜等。尽量还是要少吃油腻性食物。

NO.5保持睡眠充足,夏家白昼长,夜晚短,睡眠时间不够会影响第二天的工作。建议晚上不要刷手机,追剧,早早睡觉。

NO.6如果是户外工作的人需要准备防暑的药物,比如十滴水,风油精等。一旦发现有头晕的症状,可以涂抹风油精缓解头晕等症状。

NO.7夏季很多人习惯性的待在空调房内,建议大家要保持室内通风透气,可以做耐热性的运动,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参加户外运动,适应外界的温度,建议早上可以跑步。

NO.8增强体质,提高耐热及调节能力。如经常运动,注意休息,保持良好心情,进餐注意营养,预防各种疾病等。

NO.9发现中暑先兆,及时采取措施。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工作、活动时如果出现心慌,气短,头晕,无力等症状甚至昏厥时,要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并立即实施降温措施,这样就能将中暑遏制在萌芽中。不要等病情严重了再采取措施,那样将置患者于十分危险的境地。

NO.10在出汗多的情况下及时饮水及补充盐和矿物质。

来源:广东天气、中国天气网、广州日报

请转发,提醒身边的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热死了真不是开玩笑,广东真有人中暑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