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提到了我国院外心脏停搏的急救存活率只有1%,同时公众接受急救心肺复苏培训的人数也只占了全国总人口的1%。虽然这已经是年前的数据了,但这两个1%着实让人忧心——如果按照每年5万心源性猝死的发生数量来计算,5万人因心源性猝死倒下,53.6万人就再也睁不开双眼了。因此,我可能还会就这个扎心的话题再聊几篇文章,争取多吓唬住几个爱让员工加班的老板。(也希望被吓住的读者都能当上不会经常让员工加班的老板)
这一篇文章我再简单和大家介绍一下以下内容:
急救知识这么重要,那么到哪里才能学得到呢?
还没来得及去培训,身边就有人倒下了,我该怎么办?
正文约字,太长不看的话可以只看第一部分,到哪里去找培训。
非专业人员有哪些培训途径?
既然每个人都有学习急救知识、心肺复苏和如何使用AED的必要,那么到哪里才能学得到呢?1.红十字会
各大城市的红十字会都会不定期地组织救护员培训,一般培训为期2天,共16个学时,涵盖了心肺复苏、创伤救护、现场急救概述、气道异物阻塞与急救方法、常见意外伤害的现场救护、避险逃生常识等内容,培训后有理论闭卷考试和操作考核,通过后会收到红会颁发的救护员证,有效期为三年。救护员证sample
目录页,摘自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编著「救护员」.03。这类培训的优点是费用较低(一般-元左右,因城市而异),缺点则是开课频率较低,并且通常一次开课一位专业教师对几十人的上课学员,虽然有考核,但不能保证每个人都最大程度上掌握了关键的急救技能。
报名可以在当地红十字会官方网站上根据联系方式直接咨询,也有城市的红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