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中暑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儿保第11期三伏炎热来临,谨防孩子中暑
TUhjnbcbe - 2021/5/19 15:59:00
北京雀斑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714638.html

进入夏季,防暑降温成了人们关心的话题。盛夏酷暑对于各器官尚未发育成熟的幼儿来说更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天气炎热,小孩会伤肺,大人会伤津耗气。那么幼儿怎样才能安全度过盛夏呢?

暑为火热之气所化,暑气太过,伤人致病,则为暑邪。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于夏至以后,立秋之前。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邪致病,有伤暑和中暑之别。起病缓,病情轻者为“伤暑”;发病急,病情重者,为“中暑”。

中暑的症状有哪些

在什么情况下,妈妈们需怀疑小朋友有中暑的情况呢?如果您的孩子耳温超过39甚至40度(不建议量腋温或口温,易低估实际温度),同时合并下列现象时,需高度怀疑中暑的可能性:

1、虽然很热,但可能不会流汗。(这是中暑最典型的现象之一)

2、皮肤会发红、发热,而且干燥。

3、烦躁不安及哭闹,呼吸及脉搏加速;接着会显得倦怠、甚至进入抽搐或昏迷状态。

4、较大的小朋友会有头晕、恶心、失去方向感,而且昏昏沉沉的现象。

中暑情况分类

中暑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而重症中暑又分为热射病、日射病、热痉挛三类。

1.先兆中暑。主要表现为头痛、眼花、耳鸣、头晕、口渴、心悸、体温正常或略升高,短时间休息可恢复。

2.轻度中暑。除先兆中暑的症状外,体温在38℃以上,面色潮红或苍白、大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经休息后,宝宝可恢复正常。

3.重度中暑。也称热衰竭,表现为皮肤凉、过度出汗、恶心呕吐、瞳孔扩大、腹部或肢体痉挛、脉搏快;常伴有昏迷、高热甚至意识丧失。

解暑的有效方法

1、立即将宝宝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树荫下。

2、让宝宝仰卧,解开衣扣,脱去或松开衣服。如宝宝的衣服己被汗水湿透,应及时给宝宝更换干衣服,同时打开电扇或开空调,以便尽快散热,但风不要直接朝宝宝身上吹。

3、快降温,使宝宝的体温降至38度以下。具体做法是:用凉凉的湿毛巾冷敷宝宝头部,或给宝宝洗温水浴。

4、在宝宝意识清醒前不要让其进食或喝水,意识清醒后,每隔10到15分钟给予一些不含咖啡因清凉饮料,但有呕吐或意识不清者勿给。也可让宝宝饮服绿豆汤、淡盐水等解暑。

5、立即送医治疗。

小儿中暑后不能吃哪些东西

1、忌大量饮水

中暑的人应该采取少量、多次饮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过毫升为宜。切忌狂饮不止。因为,大量饮水不但会冲淡胃液,进而影响消化功能,还会引起反射排汗亢进。结果会造成体内的水分和盐分大量流失,严重者可以促使热痉挛的发生。

2、忌大量食用生冷瓜果

中暑的人大多属于脾胃虚弱,如果大量吃进生冷瓜果、寒性食物,会损伤脾胃阳气,使脾胃运动无力,寒湿内滞,严重者则会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

3、忌吃大量油腻食物

中暑后应该少吃油腻食物,以适应夏季胃肠的消化功能。如果吃了大量的油腻食物会加重胃肠的负担,使大量血液滞留于胃肠道,输送到大脑的血液相对减少,人体就会感到疲惫加重,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4、忌单纯进补

人们中暑后,暑气未消,虽有虚症,却不能单纯进补。如果认为身体虚弱急需进补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进补过早的话,则会使暑热不易消退,或者是本来已经逐渐消退的暑热会再卷土重来,那时就更得不偿失了。

如何预防幼儿中暑

1.合理饮水

每日适量饮水,尽量喝些白开水,少喝不喝冰凉碳酸饮料。

2.科学合理的饮食

吃蔬菜、水果,比如西瓜、绿豆等有清热,利尿,利湿的作用。另外,适量的食用动物蛋白质和脂肪,补充体能消耗。

3.贴三伏贴,增强孩子免疫力

在三伏天进行三伏贴敷,采用温阳散寒的中药外敷,可祛除伏邪、扶助阳气、增强孩子体质。

专家叮嘱:幼儿一旦中暑会表现为以下几种症状:烦躁、大汗淋漓、抽风、昏迷甚至休克。在这种情况下,家长要让孩子远离高温,多喝水,可适量饮用淡盐水,当孩子出现抽风昏迷症状医院就医,不可自己擅自处理。

医院小编堂堂温馨提示

幼儿园的孩子们可以在自己所在幼儿园报名贴敷,一是医生到幼儿园选穴贴敷,免去孩子和家长舟车劳顿天热之苦;二是医院三伏贴与辽宁中医同方同药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儿保第11期三伏炎热来临,谨防孩子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