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暑?
中暑(heatstroke)是由高温环境所致的机体体温调节中枢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及水、电解质过量丢失而引发的疾病,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不同,可分为轻症中暑、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
病因
高温、高湿、高强度体力劳动、年龄性别差异等都是影响中暑发病的主要因素。
除此之外,出汗机能受阻碍(汗腺损伤、皮肤烧伤)、循环机能不全(心血管疾病)、热适应障碍(慢性疾病、肥胖、营养不良、年老体弱、孕产妇、过度疲劳、缺少体育锻炼、睡眠不足、饮酒等)也会引起中暑。
分型
先兆中暑:体温正常或略微升高(38℃)情况较轻的中暑阶段。主要表现是出现大汗、四肢无力、头晕、口渴、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眼花、耳鸣、动作不协调等。病人尚能坚持工作、生活。
轻度中暑:情况相对于先兆中暑较为严重,表现为症状继续加重,体温上升到38.5摄氏度以上并且出现皮肤灼热、面色潮红或脱水(如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症状,无神志改变及休克表现。经过及时救助处理,数小时内也可恢复。
轻症中暑救助tips:停止工作,尽快脱离高温环境转移到阴凉处休息,及时通风降温补充冷盐水,通常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后可自行恢复。
重症中暑
重症中暑
最需要引起注意的是重度中暑。因为重度中暑不及时治疗极易发生休克,危及生命。
重度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类型。
热痉挛:肌肉疼痛或抽搐,疼痛较为剧烈,属于热射病的早期表现。
热衰竭:起病迅速,患者常出现眩晕、呕吐、痉挛、昏厥等症状,体温升高,但低于40℃。如不及时干预治疗,会快速发展成热射病。
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占中暑的8.6%~18.0%。机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表现(神志不清、意识丧失、昏迷不醒),以及进行性多器官功能损害为主要特征,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等多器官系统损伤。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死亡率极高。
重症中暑救助tips:
迅速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或带空调的房间,垫高头部,解开衣裤
神志清醒时可口服清凉含盐饮料
神志不清者切忌喂水。
想尽一切办法为其降温:降低室内空调温度;用湿冷毛巾放于前额、腋下及腹股沟等动脉搏动处;冷水擦浴、冰敷等。
及时拨打送医或寻求专业指导。
防暑小贴士
1.室外工作者应尽量选择穿着色浅、轻便宽松的衣服,在阳光强烈的天气下应佩戴遮阳帽,做好防晒工作。
2.从事中高强度体力劳动的工作人员,可随身携带淡盐水或运动饮料以及时补充电解质和矿物质。
3.晒伤会影响皮肤散热降温能力而引起脱水,因此在进行户外活动时应佩戴好遮阳帽、太阳镜等,外出前30分钟涂上防晒系数适宜的防晒霜。
4.常备防暑药物:可随身携带清凉油、风油精等。
编辑:后勤保障部航卫室
阳光南航·北京风采
京华木棉
南航北京分公司新闻宣传平台
投稿邮箱:pekxc
csa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