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中暑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运动安全知识
TUhjnbcbe - 2021/5/22 17:19:00
中医治白癜风 https://m-mip.39.net/nk/mipso_6564022.html

一、运动伤害的预防

体育运动可以锻炼身体,增强胆识,培养学生的耐力和意志。如在体育运动中不注意保护自己,忽视事故预防工作,就容易出现运动伤害,如擦伤、拉伤、扭伤、骨折,脑震荡等,严重的还会造成终身残废或死亡。因此,掌握自己保护及预防伤害,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是很重要的。

(一)运动时要检查

1、衣服上不要有别针、胸针等。

2、头发上不要戴各种发卡。

3、手腕、手指、耳垂、脚腕上不要带各种金属或玻璃的、塑料的装饰品,手表最好也要拿掉。

4、戴眼镜的,如果摘下眼镜可以运动,就不要戴了。如果确实不行,做动作时就要加倍小心。

5、衣服、裤子的口袋里不要装小刀,剪刀等尖锐的物品。硬币也不要带,容易丢失。

6、必须穿运动服装和运动鞋,最好不要穿皮鞋和凉鞋。

(二)运动前要做好准备动作。

做任何运动前最重要的就是暖身运动,刚开始进入运动应该由缓而快,应注意避免快速振弹的动作。如果没有正确的暖身及运动,相对也会让身体受到伤害机会也大,其中最常见的扭伤、拉伤及挫伤。扭伤后不要推揉,不常运动的人在运动后,会有腰背痛和运动部位的肌肉酸痛,这是因为乳酸堆积所造成的,通常几天之内就会自动消失。运动中不慎扭伤或拉伤后,第一时间的处理方式很重要,关系着该部位的复原期限的长短。

1、如果扭伤或拉伤,必须立即停止动作,赶紧坐下来休息。

2、先检视受伤的部位,先察看患部有无快速的肿胀,肢体有无变形,若有,则可能发生骨折,因为骨折会合并大量的内出血以及韧带肌腱的移位,最好先固定患部赶紧送医。

3、发生扭伤及拉伤时,让受伤的部位休息,抬高、并尽快利用塑胶袋装冰块或冰水或者以冰毛巾中覆盖在受伤的部位,(注意避免冻伤)并使用弹性绷带、毛巾等包起来,给予适当的压迫作用,必须采取间歇性冰敷及压迫高的目的,在使受伤的部位血管收缩、压住破裂的微血管、减少继续出血肿痛、达到止血、消肿及止痛的效果。

4、刚扭伤拉伤的前3天都需采用冰敷,每次10—20分钟,每天多进行几次,让受伤部位的淤血肿胀的程度降到最低,也可减轻疼痛。冰敷的方法是:用冰敷垫或冰毛巾敷在受伤的部位(切勿以冰块直接冰敷,造成冻伤)。

(三)在跑步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疼痛,那是身体在提醒我们:出错了!哪里出错了呢?

1、肚子疼。

主要原因是,在正式运动前,未进行准备活动。心脏惰性大,不能适应运动负荷,引起呼吸肌紊乱“岔气”;或是饭后、饮水后,使肠系膜受到过分牵拉。

预防:减速,调节呼吸节奏,加深呼吸。同时用手按压,可减轻疼痛。

2、肌肉酸痛。

刚开始跑步的人,通常都会感到大腿和小腿的肌肉酸痛僵硬,只要在洗完澡之后,涂擦缓解药膏按摩,就可以很快地恢复,渐渐习惯跑步之后,肌肉的疼痛也自然会不再出现。训练过度也会引起肌肉疼痛,这时应该要缩短跑步的距离,或考虑先暂停这项运动。小腿肌肉酸痛,属于运动中的正常生理现象。肌肉收缩产生能量的同时,肌肉内也发生着一系列变化,三磷酸腺苷、磷酸肌酸、糖原分解放能。若强度过大,血液循环跟不上,氧气供应不足,乳酸堆积,将刺激神经系统,引起疼痛。

处理:热水烫脚、按摩、洗腿。

3、膝关节痛。膝盖过度承受压力会疼痛,严重时会肿大、积存水分。若在充分休息之后疼痛仍不见好转,则要尽快就医诊治。

4、肌肉痉挛俗称腿抽筋,它是一种强直性肌肉收缩不能缓解放松的现象。冬季多发。天冷,未进行准备活动,或小腿肌肉受到冷的刺激,均会引起肌肉酸痛。

处理:保暖、牵引、按摩。

5、胸痛运动中呼吸不均,没有用鼻呼吸,冷气吸入肺,肺血管收缩,血液循环障碍,长时间挺胸跑,胸部持续紧张均会引起胸痛。

预防:运动过程中用鼻呼吸,做好保暖工作。

6、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是一种坚韧及低延展性的纤维组织,它起到了维持足弓的正常弯度的作用,足底筋膜炎患者通常在早上起床或久坐后起来步行时疼痛最为剧烈,行走一段时间后会减轻。因此很多人不注意,继续跑步导致恶化。造成此病的原因主要是扁平足。

处理:减少跑走的时间。冰敷,避免足趾上翘动作。

预防:做伸展运动,进行肌力练习。

二、夏季运动的注意事项

首先要预防中暑。夏日运动,人容易中暑,此时体温突然急剧升高,又没法通过流汗散热,头痛、头晕、心神不定等随之而来,如果湿度较高时更容易发生中暑。所以,在夏季运动一定要从低运动量开始,从短时间开始,让身体慢慢适应炎热的天气,避免长时间在烈日下运动,并及时补充水分,运动后可适量喝些冰水以帮助加速散热。

其次是饮食问题。剧烈运动后冷饮是饮料,但过多的冷饮会使机体突然性的内冷外热而失去平衡,影响健康。在出汗后尽情大量喝水也对身体不利,会突然加重心脏负担,胃液稀释影响消化,并引发多种疾病。运动后喝啤酒也很有害处,专家说,运动后温稀盐水是最好的饮料。

第三是时间要素。清晨天气较凉爽,但清晨往往因近地面逆温层使空气污染物最不易扩散,运动时呼吸加快,会更多地吸入有害物质,诱发气管炎、咽喉炎等疾病,反而对身体不利。中午是一天气温最高阳光强烈的时候,夏季运动当然要避开中午。所以,夏季在*昏运动会对身体更有益。

第四要注意护肤。夏季的高温气候和烈日对皮肤很有害,要经常清洁皮肤,少用肥皂和浴液洗脸,减少对皮肤的不良刺激,还应适当选用防晒护肤品,减轻烈日曝晒的不利影响,当然更要尽量避免在烈日下的运动和其他活动。

第五选择适宜运动。夏季受烈日的影响,许多运动项目就不太适宜进行,体育爱好者可顺时知变,以攀登楼梯代替登山,以早晚散步代替跑步,以室内活动代替剧烈的踢足球,等等。最好的夏季运动是游泳,锻炼的同时还有降温作用,但刚出大汗后不宜马上游泳,游泳前后要注意预防红眼病、中耳炎、鼻窦炎、各种皮炎等,更要注意不去污水及不安全处游泳。

第六是科学降温。锻炼后全身各组织器官新陈代谢增加,皮肤中的毛细血管大量扩张以利余热散发,此时如马上洗澡或吹电风扇,毛细血管马上收缩及汗腺遇冷关闭,会使人感到更热不可耐,并易患伤风感冒等疾病。

其他

在烈日下运动应戴帽,穿浅色、宽敞和透气性良好的运动服。在炎热的天气里运动,每锻炼一小时左右,应到阴凉处休息5~10分钟。耐力运动宜安排在上午十点前或傍晚时进行,因为这是一天中较凉快的时候。耐热能力较差、身体疲劳或患病者,不宜参加运动,避免发生中暑。准备活动量不宜过大,准备活动完毕至正式活动开始之间的间隔在1~4分钟比较合适。因为身体在进入正式运动前已感疲劳,在正式进入运动时,身体就不能处于状态,容易造成肌肉拉伤。锻炼时应逐渐增加锻炼强度和持续时间,在皮肤上撒些水也是好办法,有助于散热。天热容易造成心理浮躁和注意力不集中,使进行运动时容易受伤,所以要静心,调整好心态再进行活动。热天运动的人应适当延长午休时间,以保证身体的休整和体能的储备。

夏天运动时不管是室内还是户外,都容易造成身体脱水、脱盐和体能的大量消耗,所以运动爱好者应准备清凉消暑或低糖含盐饮料。低温的运动饮料是很好的选择。它可以快速降低人体温度;另外,运动饮料通常比其他普通饮品含有更多糖分。人体在运动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碳水化合物,运动型饮料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还有,平时膳食中,要有足够的糖、蛋白质和维生素,并注意水和电解质的摄入。

夏季运动室内室外防差异

室内游泳项目可以避免与酷暑直接接触。因为游泳馆内终年恒温,无论寒冬还是酷暑都不会影响我们锻炼。因此,锻炼者在技术层面上可不必采取防暑降温措施。但是,锻炼者要选择水质好的游泳馆,以免水质不好,导致皮肤过敏,到了室外,经过暴晒,皮肤损害更加严重。

在室内进行其他体育运动时,要注意场馆内的通风,调整湿度与温度比。运动后要静息调整状态,动静结合,现代与养生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锻炼效果,避免损伤。

室外由于炎热,太阳光强烈直射,所以人们应尽量避免足球、篮球、网球等项目。人们直接与太阳接触的中暑概率远远大于室内。如在室外运动,要注意间断到阴凉处休息并及时补充水分及盐分,身体如有不适,必须立即停止锻炼,症医院就诊。

四不宜

运动时衣服不宜过露

赤膊或露背只能在皮肤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时,才能通过增加皮肤的辐射、传导散热起到降温的作用。而酷暑之日,最高气温一般都接近或超过37℃,皮肤不但不能散热,反而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因而夏季赤膊或露背会感觉更热。而且,在太阳下露背进行活动,强烈的紫外线直接照射在皮肤上,还会引起皮肤疾病。

运动后降温不宜过快。

刚练完大汗淋漓时,到风扇前揭开衣服猛吹,或在过冷的空调下直吹,以及拧开水龙头,让冷水直冲身体,实现“快速降温”,是好多人认为爽心的做法。殊不知,这种“快速冷却”的方式,常常会快活一时,难受几天。运动后毛孔处于扩大状态,经过突然的冷刺激,毛孔迅速缩小。这对身体极其不利,容易受寒邪的侵扰,甚至引起各种疾病。

运动中不宜喝水过猛。

如果喝水过猛,会引起胃部肌肉痉挛、腹痛等症状,应该在剧烈运动后间隔几分钟再适当的补充水分。

运动后不宜补充纯水。

因为纯水中几乎不含人体出汗排出的盐分及矿物质等。人在高温下进行剧烈运动时,身体大量出汗,造成机体里水分和盐类丢失。若大量饮水而没有及时补充盐分,血液中的氯化钠浓度就会降低,肌肉兴奋性增高,易引起肌肉痉挛和疼痛。因此在训练前,应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盐分;在运动时注意全身各肌肉交替进行活动,避免仅运动局部肢体,使局部肢体负荷过重。

三、一天中不同时段运动的注意事项

清晨

刚刚起床的时候,睡意还有没有完全消散,注意力并不集中,一旦空腹运动,很容易造成供血糖性晕倒。

清晨还有许多没有散的晨雾,同时夹杂着各种致病微生物和浮尘微粒,这时运动会加大对这些有损健康的物质的吸入。

在运动前最好应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如喝点含葡萄糖的饮料或吃少量糕点等。雨、雾天气最好少运动。

傍晚

一天学习工作结束后,适当运动可以调节身体机能,促进健康,但应注意不要过度运动,让自己太疲惫会影响睡眠。

傍晚运动,通常都在室内,如做体操、跳舞等,空气质量不高,容易出现胸憋、气闷、脸色发白等心脏功能受损的表现,这与脑缺氧有关系。因此,傍晚运动,时间不宜太长,且间隔一段时间要到户外透透气。

策划:段光*

主编:白润业

整理:王柏喻

编辑:周冀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运动安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