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夏季,藿香正气水便成很多人夏季防暑必备的家庭常用药,甚至被人称为是“夏季万能药”,感冒、中暑都能喝。藿香正气水起初源于藿香正气散,其主要成分就是“藿香”,具有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的药用功效,且在中国古代就已经被人发现和入药了。
藿香的发现
很久以前,深山里住着一户人家,哥哥与妹妹霍香相依为命。后来,哥哥娶亲后就从*在外,家里只有姑嫂二人。平日里,姑嫂相互体贴,每天一起下地,一块儿操持家务。一年夏天,天气连日闷热潮湿,嫂子因劳累中暑,突然病倒。只见她发热恶寒、头痛恶心、倦怠乏力,十分难受。霍香急忙把嫂子扶到床上说:“您恐怕是中了暑,治这种病不难,咱家的后山上就有能治这种病的香味药草。让我赶快上山去把它采来,早日治愈你的病。”嫂子念小姑年轻,出门不便,劝她别去,霍香却执意进了深山。
霍香一去就是一天,直到天大黑时才跌跌撞撞回到家里。只见她手里提着一小筐药草,两眼发直,精神萎靡,一进门便扑倒在地。嫂子连忙下床将她扶坐床上,询问缘由,才知她在采药时,不慎被*蛇咬伤了右脚,中了蛇*。嫂子听后顿时神情紧张,赶紧脱下霍香右脚的鞋袜。只见在霍香的脚面上有两排蛇咬的牙印,右脚又红又肿,连小腿也肿胀变粗了。嫂子一面惊叫,一面抱起霍香的右脚,准备用嘴从伤口处吮吸*汁。但霍香因怕嫂子中*,死活不肯。等乡亲们听见嫂子的呼救将郎中找来,却为时已晚。
嫂子用小姑采来的药草治好了病,并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埋葬了霍香。为牢记小姑之情,嫂子便把这种有香味的药草亲切地称为“霍香”,并让大家把它种植在房前屋后、地边路旁,以便随时采用。从此“霍香”草的名声越传越广,治好了不少中暑的病人。因为是药草的缘故,久之,人们便在霍字头上加了一个“草”头,将霍香写成了“藿香”。
为什么藿香能解暑?
藿香,又名野藿香、排香草、大叶薄荷,分布遍及全国各地,朝鲜、日本及北美洲也有分布。藿香是一味常用中药,夏、秋季枝叶茂盛时或花初开时采割,阴干,或趁鲜切断阴干,其全草均可入药,性微温、味辛,入脾、肺、胃经,是知名的芳香化湿药。
早在南北朝时期人们已经认识到了藿香的药用价值。南梁名医陶弘景,在其著作《名医别录》中就有记载:本品源于唇形科植物广藿香的干燥地上部分。
藿香正气散则出自古代名医方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本方是以二陈汤为基础,再配以疏解外感及调整胃肠的芳香挥发性药剂而成。因其主药藿香,能强化胃之活动,调正胃气,故名“藿香正气散”。
析言之:藿香埋气和中,辟恶止呕,兼治表里;苏芷桔梗,散寒利膈,以发表邪;厚朴大腹,行水消满,陈皮半夏,散逆除痰,以疏里滞;苓术甘草,益脾去湿,以补正气,正气通畅,邪逆自除。
现代研究发现,藿香药理作用主要有四:
1.抗真菌作用:藿香煎剂(8%~15%)在试管内对多种致病性真菌有抑制作用。
2.抗钩端螺旋体作用。
3.抗病*作用:藿香中的*酮类物质有抗病*作用,从藿香中分离出来的成分可以抑制消化道及上呼吸道病原体——鼻病*的生长繁殖。
4.对消化系统的作用:藿香中的挥发油有刺激胃黏膜,促进胃液分泌,从而帮助消化的作用。
此外,藿香的嫩茎叶部分还可食用,可凉拌、炒食、炸食,也可做粥。夏季藿香多时可采集后用开水焯,然后晒干贮存,待到冬季泡发再吃,美味丝毫不减。
夏季藿香常用验方
预防夏季中暑:将藿香嫩叶洗净,入沸水锅中焯一下,捞出洗净,挤干水分放盘中,加入精盐、味精、酱油、麻油,拌匀即可。具有解暑化湿的功能,可预防夏季中暑。
治疗暑热呕吐:将藿香叶洗净,煎汁待用。锅内加适量水,放粳米煮成粥,加入藿香汁再煮至沸,放入白糖搅匀即成。此粥适用于治疗脾胃气逆、心腹痛、食欲不佳、消化不良等病症,对于暑热引起的呕吐有效。
治疗急性胃肠炎:藿香6克,苍术9克,厚朴6克,清半夏9克,陈皮6克,甘草3克,水煎服。用于夏季因过食生冷或不洁食物引起上腹胀闷、发热、疲倦、呕吐、腹泻,舌苔厚腻、脉濡缓者。
治疗口臭:以藿香洗净后煎汤取汁,频频含漱,能香口去臭。
治疗食欲不佳:藿香叶、姜片、红枣分别洗净。锅内放适量水,投入姜片、红枣煮20分钟,加入藿香叶继续煮10分钟,加白糖搅匀即成。此饮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食欲不佳、呕吐、胸脘痞闷等症状。
治疗急性卡他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藿香15~3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如发病3~4天,发炎较厉害者,可加入白茅根30克,用上药煎服。
治疗癣病:本品单用有效,或配以大*、*精、皂矾为末,醋浸一周后去渣。将患部放入药液中浸泡,每次30分钟,可治疗手癣、脚癣。
推荐阅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