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河北大地上
阳光将持续上岗
高温天气将持续多日
那么中暑如何发生?征兆有哪些?
严重中暑该如何急救?怎么预防?
已经成为部队夏季训练的热门话题!
为了应对酷暑
兵哥哥精心整理了防中暑常识
请一起在“中伏”学习如何防“中暑”!
壹
?
什么是中暑?
中暑是指高温和(或)高湿无风的环境下,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简言之,就是人体产热大于散热,造成代谢紊乱。
贰
?
中暑症状都有哪些?
◆先兆中暑:表现有头晕、头痛、多汗、口渴、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四肢无力等,体温正常或略升高。
◆轻度中暑:除有先兆中暑的表现外,体温可达38℃以上,可伴有皮肤灼热、面色潮红、大量出汗,有的还可出现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四肢湿冷、脉搏增快等。
◆重度中暑:除上述症状外,还可能出现昏厥痉挛、皮肤干燥无汗、体温可超过40℃,热射病是重度中暑中最为严重的类型,抢救不及时死亡率非常高,每年都有官兵因热射病产生危情。
叁
?
热射病怎样救治?
从临床研究表明,热射病死亡率与高热持续时间密切相关,超过3小时就会导致严重后果。在训练中,如果发现身边的战友出现中暑症状,在求助*医的同时,按照以下六步骤进行现场救治。
01立即脱离热环境
热射病应迅速脱离高温高湿环境,参训者立即停止训练,转移至通风阴凉处,尽快除去患者全身衣物以利散热。
02快速测量体温
应迅速测量中暑者的核心温度。注意,如果腋温或耳温不高,不能排除热射病,应每隔10分钟测量一次体温或持续监测体温。
03积极有效降温
由于病死率与体温过高及持续时间密切相关,因此,快速、有效、持续降温是首要治疗措施。如果初始降温延迟30分钟,即便后期降温达到目标,损害也不会停止。
目前在现场可供选择的降温方法包括(但不限于):蒸发降温、冷水浸泡、冰敷降温、体内降温。
04快速液体复苏
应在现场快速建立静脉通路,输注液体首选含钠液体,应避免早期大量输注葡萄糖注射液。
05气道保护与氧疗
应将昏迷患者头偏向一侧,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气道内分泌物。
06控制抽搐
抽搐、躁动不仅干扰降温治疗,而且使产热和耗氧量增加,加剧神经系统损伤。现场控制抽搐、躁动非常关键,可给予镇静药物使患者保持镇静,防止舌咬伤等意外伤。
肆
?
中暑的预防
合理膳食、补充水盐
夏日训练,水壶内可装淡盐水,可携带榨菜于补充盐分。长时间野外行*时可携带口服补液盐,兑水饮用。提倡少量多次饮水,不宜一次大量暴饮。
在饮食上,高温气候宜清淡饮食。每日所需盐分可在饮食中补给,每餐有汤,汤菜可稍咸。
“热习服”训练
热习服训练是一项行之有效的防暑措施,这个过程需要10~14天。每年夏季进行高强度训练之前,可组织部队进行“热习服”训练。
“热习服”是指高温环境的反复刺激下,人体的温度调节、水盐代谢、心血管功能得到改善,热应激的适应能力逐步增强的过程。但“热习服”训练不同于一般性体能训练,对训练环境、训练强度、训练方法都有一定要求。在生理耐受范围内,“热习服”训练可通过行*、越野跑或其他耐力性训练交替进行。训练初期的持续时间应不低于50分钟,环境温度应不低于30℃,而后逐步提升训练强度,实现每次训练都能出大汗,脉搏达到每分钟次以上。连续训练两周后,耐热能力就会显著提升。
夏日防暑,一定要科学组训哦!
作者:陈云同、张鹏
摄影:陈云同
总 编:许三旺主 编:陈 梁值班编辑:吴伟光、金晓航投稿邮箱:wjhbzd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