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中暑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医生来支招孩子发热的应对方法上
TUhjnbcbe - 2021/6/9 18:53:00
中国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春天,天气逐渐回暖,昼夜温差加大,稍不注意,孩子就会出现发热等问题。

不少妈妈私聊小粉手,说孩子一发烧,自己就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莫急。前不久,唯爱妈妈公益的合作伙伴——专业医疗咨询平台怡禾医疗,为我们提供“春季儿童常见病问题”全解答。

/点击小程序学习课程/

浙医院的叶盛医生,对孩子发热的真相、各类温度计的使用规范、抗生素、热性惊厥和家庭护理等方面进行讲解。叶医生的课程干货满满,相信妈妈们一定收获颇丰!

本课程可在唯爱妈妈课堂收听,所有养育课堂均无需付费,欢迎妈妈们一起来学习!

当然,贴心如我小粉手,也给大家整理了文字版的《儿童发热》养育课程,快来学习吧!

目录

01宝宝发热知多少

02宝宝发热不慌乱

03如何把握宝宝发热的就诊时期

04如何预防宝宝发热

05宝宝发热抽搐怎么办

(其中04-05安排在下集)

内容关键:宝宝发热原因,如何才算发热、如何选择和使用温度计

发热是宝宝在成长过程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宝宝出现发热时部分家长往往会手足无措。下面我将带领大家一起学习宝宝发热的相关知识,并且教大家如何处理,以及树立正确的观念,让宝宝少受罪。

宝宝发热的原因

宝宝发热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比如普通感冒、流感、毛细支气管炎、肺炎、胃肠炎等。也有少部分是由于接种疫苗后引起的免疫反应(如百白破、肺炎疫苗等),当然捂汗、中暑也会导致体温升高。因此我们知道大多发热是由感染引起,而病*感染是最常见的,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发热都需要使用抗生素。

宝宝怎样才算发热

其实孩子正常的体温因年龄、活动量、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段而有所不同。小婴儿的体温比年龄大一些的儿童高一些,而且每个孩子体温在午后到傍晚这个时间段最高,在午夜到次日清晨的这个时间段最低。那到底“宝宝怎么才算发热呢?”

一般来说:当肛温、耳温、颞动脉温度≥38℃;口温≥37.8℃;腋温≥37.2℃时,称为发热。直肠温度是衡量发热的金标准,其他部位测量时都可能有不同程度的不准确性。

如何选择适合宝宝温度计

第一种是电子体温计:是目前比较推荐的,可用于检测肛温、口温、腋温,适用于各个各年龄段儿童使用;

第二种是电子耳温计:它是用红外线来测量宝宝耳内鼓膜的温度,它的准确性低于肛温,但使用起来较方便,孩子的配合度也较高。颞动脉体温计原理和这个类似,也是用红外线测量。

第三种是水银温度计:不建议使用,因为它容易破碎,体温计内部的汞(水银)流出、蒸发,会引起汞中*。

其次,我们来了解如何选择合适的部位来测量宝宝体温。共有5个部位可供选择,不同的年龄段,选择测量部位是不同的。

①3岁以下的儿童尤其是3个月以下婴儿可以选择测量肛温。

②耳温测量一般等宝宝至少6个月再考虑使用。

③年龄较大能配合的儿童可以选择测量口腔的温度。

④腋温是适用任何年龄的孩子。

⑤颞动脉温:适用于>3个月的婴幼儿,易受环境和汗液影响。

在使用电子体温计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不要使用1个温度计来同时测量口温和肛温,我们应该准备2个体温计,并分别做好标签,分部位来使用。

②在准备测量口温时,如果进食任何过冷或过热的食物,那么至少等待15分钟后再测量。

③如果宝宝中性粒细胞细胞减少,一般来说禁止测肛温,避免引起再次感染。

④当家长们在使用耳温计时,需要做的动作是把耳廓稍向上提拉一点,使耳道呈一水平线,以便能更好检测到深部鼓膜温度。

测量工具和部位五花八门,最后我想再讲三点自己的思考。

第一、从理论上讲,最准确的测量方法是拿电子体温表测肛温。

第二、但是基于“非常准确的测量体温,并不是我们日常发热管理中的终极目标”,对大于6个月的孩子,家长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和便利选择电子体温表测腋温、红外体温表测耳温和测额温,来大致知道孩子的体温范围。

第三、三个月以下的婴儿比较特殊,是否超过38℃还是跟疾病严重程度相关的,所以我们对三个月以下的婴儿还是要测的准确一点,建议均测肛温。

内容关键:发热就医、物理降温、退热药常见误区、什么时候该吃退热药、退热药的选择和使用

什医院

并医院。对于>3个月的儿童,如果体温<39℃,而且反应灵敏,能正常的玩耍,那我们可以先在家里观察一两天,因为儿童发热大多是由病*感染引起,除了流感治疗上有特效药物,其他病*都没有特效药,大多数是自限性疾病,可以自我恢复。

那么什么时候我们一定要找医生呢?我们个人建议,出现以下情况时应该尽早就诊,我们罗列了7个项目:

①<3个月的婴儿肛温≥38℃,即使看起来正常,精神状态也很好。

②3个月-3岁婴幼儿肛温超过39℃。

③任何年龄小朋友,任何途径测体温≥40℃。

④同时出现了一些状态的异常:烧退时精神差、难以安抚非常烦躁、嗜睡(警惕脑炎),拒绝喝水、尿量减少(警惕脱水)。

⑤合并其他症状:颈部僵硬,抽搐发作,持续头痛,耳朵痛,严重喉咙痛,反复呕吐腹泻,持续腹痛,不可解释的皮疹等任一症状。

⑥有患心脏病、癌症、狼疮、镰状细胞贫血的疾病或正在口服激素的孩子。

⑦在车里因温度过高或逗留太久引起的发热。

物理降温方法有用吗?

在旧的观念里,宝宝发热了就使用退热贴,不行就温水擦身,那这些对孩子发热有用吗?根据现有的临床证据对发热处理有新的观念进展:明确的否定了物理降温的作用。

物理降温(包括温水擦身、洗温水澡和额头用降温贴之类冷敷产品),这些物理降温的方法在大多数时间只会增加孩子怕冷等不适感,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休息。

所以,再也不要刻意去给孩子物理降温了。

同时也不推荐给发热的宝宝做小儿推拿,因为并没有可靠的证据证明有效,反而可能增加孩子不适和痛苦。

退热药治疗误区

①不推荐中成药退热

大多数发达国家对儿童推荐的退热药只有两种: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然而,有一些中药制剂,虽然在药名上会有“退热”字样,但这都不是真正科学意义上的退热药,都不推荐使用。

同时,包括其他所有中成药,如复方鱼腥草颗粒、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百蕊颗粒等均不推荐给儿童使用。没有明确证据证实其有效性,相反还可能引起孩子肝肾损害。

②不推荐常规使用复方感冒制剂

如:小儿氨酚*那敏颗粒、复方氨酚伪麻口服溶液等。不推荐6岁以下小朋友口服。因为孩子付出的代价如药物副反应,超过孩子从药物中得到的受益(比如减轻症状)。

6周岁以上,不到12周岁的孩子,依然不推荐服用这些药物。部分复方感冒制剂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合并使用退热药又使用复方感冒药可能导致对乙酰氨基酚过量和中*,导致肝*性。而复方制剂含有多种成分,可能孩子并没有相应症状,不需要使用其中的某些成分。由此,即使大于6周岁,也不推荐常规使用。

③不推荐使用退烧针

如:地塞米松、安乃近、赖氨匹林等。

地塞米松:是一种激素,虽然在现象上可以退烧,但不仅会引起激素相关副反应,同时也会掩盖发热病因,延误病情。

安乃近:可能引起孩子中性粒细胞数减少,也有其他脏器损害的风险,重者有致命危险。

赖氨匹林:会增加胃溃疡、胃出血和引起Reye综合征风险,可能引起多种严重不良反应,部分发达国家已终止或限制了这类药物的使用。

建议大家在以后遇到这种处方时,为了孩子的安全,拒绝使用。

宝宝什么时候该吃退热药?

对于孩子的发热,家长通常会紧张,有些家长担心发热会烧坏脑子烧坏肺。其实这样的理解是错误的。一般情况下体温本身对人体是无害的(除外体温超过41℃等极端情况),真正造成肺炎、脑炎的凶手是病*或细菌等病原体,而非发热本身,所以发热本身不会烧坏脑子烧坏肺。

接下来介绍发热的另一大新进展:不再是看体温数据来决定是否使用退热药,而是根据小朋友的舒适度来决定是否使用退热药。退热本身药物不会缩短原发疾病时间,但会改善孩子的舒适度。

如果孩子没有觉得特别不舒服,即使体温超过了38.5℃,甚至超过了39度也可以不使用退热药。如果宝宝体温没有超过38.5℃以上,如38.2℃、38.3℃,但是伴有种种不舒服,那要不要吃退热药呢?

回答是肯定的,宝宝发热而且不舒服可以口服退热药,即使体温没有达到一定的标准。另外生活中的一个特例,在孩子熟睡时家长发现孩子体温窜高甚至超过39℃,那我们要不要叫醒孩子来吃退热药呢?我们答案是:只要这时候孩子安稳睡觉,呼吸平稳,是不值得把孩子叫醒强行给药的。连续的睡眠可能对孩子利益更大。

所以,上面说的,我给大家总结一下:

①物理降温方法已经不再推荐使用。

②不推荐中成药物退热。

③根据孩子舒适度而不是根据孩子体温数据来决定是否使用退热药物;安睡时不值得打断睡眠给药。

退热药的正确使用办法

目前对孩子推荐的退热药只有两种: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首先我们了解两种退热药的使用原则,有以下6点:

①<3月龄(90天)的婴儿:在就诊前不推荐家长自行给孩子吃退热药,还是就诊之后让医生来做出进一步判断。

②≥3月龄:可以选择对乙酰氨基酚退热。

③≥6月龄婴幼儿可以选择布洛芬来进行退热。

④对乙酰氨基酚:必要时,每4-6小时使用一次,1天不超过5次。

⑤布洛芬:必要时,每6小时使用一次,1天不超过4次。

⑥栓剂:能口服的情况下不建议使用肛门栓剂,因为肛门栓剂剂量固定,易引起药物超量或剂量不足。

下面我们再针对这两种退热药单独讲下注意事项:

①布洛芬

布洛芬的适用年龄:≥6月龄。正确剂量:每次10-15mg/kg(最?单次剂量不超过mg)。每?最?剂量不超过40mg/kg。布洛芬通常在口服60分钟内起效,3-4?时达到峰值,作?持续时间大概为6-8小时。所以布洛芬的使用间隔时间:一般是每6?时必要时可以重复使用。

对布洛芬过敏或者患有水痘的小朋友不推荐使用布洛芬。

②对乙酰氨基酚

对乙酰氨基酚的适用年龄:>3月龄。每次剂量一般为10-15mg/kg(最?单次剂量一般不超过mg)。间隔时间:每4-6?时可重复1次,24?时内不超过5次。口服后一般在30-60分钟内开始起效,我们比较一下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起效时间略微快一点,3-4?时内达到顶峰效应。它的作?持续时间为4-6小时。

对乙酰氨基酚药物过敏或有严重肝功能不全的孩子和蚕豆病宝宝慎用。

国内市场的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都有带有滴管的混悬液和带有量杯的混悬液两种制剂,带滴管的滴剂浓度高于带量杯的混悬液,一般来说,他们对于的剂量可以有以下的简便的算法,如表所示。

带量杯的布洛芬剂量一般是体重公斤数的1/4~1/2,带有滴管的布洛芬一般为体重公斤数的1/8~1/4作为毫升数。对乙酰氨基酚带量杯的一般每次剂量是孩子体重公斤数的1/3~1/2的毫升数,带滴管的对乙酰氨基酚一般是0.1-0.15ml乘以公斤体重数作为毫升数。

退烧药可以交替使用吗?

我们不建议联合或交替使用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因为可能会导致给药混乱、*性增加。尽管交替使用可能比单用一种对退热药效果好一点点,但尚不明确这种降温是否具有临床意义。此外,关于联合或交替使用退热剂的安全性尚不明确,可能会造成肝或肾损伤,因此不推荐交替使用。

间隔时间不足又再次高热怎么办?

首先,我们要明白,退热药治疗的目的是在于缓解孩子发热时的不适感。我们可以先看一下孩子再次高热的时候是不是很不舒服。如果没有很不舒服,并不需要口服退热药,不需要我们做任何干预。

其次如果间隔时间不足又再次高热,并且的确是伴有不舒服的,那么我们回头看一下前面那次使用的退热药的剂量是否合理。退热药剂量偏少是常见的发热处理误区。

第三,我们要理解到前面说的发热这个症状本身不会烧坏脑子烧坏肺,而退热药在发热疾病过程中也并没有起到根本性的解除病因的作用,比如退热药并没有杀细菌的作用。

退热药能起的就是改善不适感这么一点点作用,用和不用退热药不是一个原则问题。因此如果间隔时间不足又再次高热,而且也带来了不适感,而且前面的使用剂量也是正确的,这个时候也是可以不用退热药的。理由如上述:退热药起不了大的治疗作用,并不是不用退热药就犯了个原则错误。

内容关键:抗生素、医生问诊、家庭护理

发热就一定要吃抗生素吗?

宝宝发热常见是感染引起,而感染中大多数是病*感染,抗生素只对细菌有效,对病*无效,因此宝宝一发热就吃抗生素是会导致抗生素的滥用,弊大于利。

抗生素可能会引起腹泻、呕吐等副反应,而且可能出现严重过敏反应,抗生素也会促进耐药现象的产生。只有在医生考虑细菌感染时才给予抗生素治疗,需要遵医嘱按正确的剂量服用抗生素,并且抗生素疗程要合理,不能过早停用,以防止病情反复难以控制。

对于大多数由病*感染引起的疾病有一定自限性,对于轻症的病*感染最佳应对方法通常是休息和多喝水,让孩子保持舒适,在家观察孩子情况,有无出现变化。医院,在上节课中已讲到,这边不再赘述。所以对这一问题的答案是大多数发热疾病不需要使用抗生素,除非医生考虑细菌感染时才使用。

什么情况该使用抗生素?

1.咳嗽在2到3周内没有好转。

2.诊断出细菌性肺炎或百日咳。

3.鼻部症状(如鼻塞流涕)在10天内没有明显好转。

4.您的孩子一般发着高烧一边有着脓性的鼻涕,连续超过3天。

5.泌尿道感染、细菌性中耳炎。

当然具体的还是交由靠谱的医生来决定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这里只是让大家了解一个大概,知道碰到这些情况医生可能会跟您讨论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可能会开出抗生素的处方。

医生的问诊

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因此您可能需要了解医生可能会问您的问题是哪些。比如:

1.是否接触过感冒的病人?小朋友若在上学,班级是否有发热的孩子?发热的孩子多不多?

2.发热什么开始出现?体温最高多少?一天发热几次?烧退下来精神怎样?

3.除了发热还有什么不舒服?

4.有没有使用过退烧药,用的什么?剂量是多少?效果怎么样?

5.医院治疗过?做了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6.医生给了哪些判断?医生给了哪些药物?效果怎么样?

7.孩子以前的健康状况怎么样?有没有长期在吃的药物?

8.疫苗接种情况如何?近期有接种疫苗吗?(这时候把疫苗接种本带在身上或拍照在手机里可能会更高效)

宝宝发热的家庭护理

1.给孩子穿着轻便的衣服,保持室温凉爽,一般来说宝宝最适温度可能在26℃上下,仅仅用薄的床单或轻薄的毛毯入睡就可以,不用刻意去捂汗。

2.保证水分摄入充足,发烧会导致水分额外流失,补液不一定只限于喝白开水,喝奶喝果汁等其他液体都是可以的。对于1岁以下的孩子,也可以使用口服补液盐。这些液体含有一定比例电解质,可以补充液体和电解质。也可以将口服补液盐冻成冰棒给孩子吃的,改善口感。

3.注意休息,避免过于疲劳的学习或剧烈运动,这些适当回避。发热后还是需要休息来恢复体力,当然一般性质的活动可以正常进行的,比如孩子想到院子里散散步,适当玩一些玩具这些都是可以的。

提问

Qustions

解答

Answers

饮食方面需要忌口吗?

答案是不需要任何忌口,不需回避任何食物,如海鲜、鸡蛋、鸡肉等都是不需要回避的。在临床工作中常常会碰到家长在孩子发热生病期间会五花八门的各种忌口,其实都没有科学依据。发热时孩子往往胃口下降,如果我们再人为的限制饮食,摄入饮食过少会引起低血糖或脱水的风险,只要是平常都在吃的食物,只要是平常吃了不会过敏的食物那都可以吃,不需要忌口,孩子想吃什么就给他吃,只要保证是健康安全的就可以,这会帮助孩子摄取更多的能量继续进行这场战斗。

发热衣服是否要多穿还是少穿?

答案是怎么舒服怎么穿,结合孩子的舒适度,酌情调节。如果孩子怕冷,酌情增加衣物;如果孩子出现很热、出汗等,酌情减少衣物。

发热能开空调吗?吹风扇呢?

我们推荐可以吹电风扇,也可以开空调,推荐室温控制在26℃上下,孩子可能会觉得更舒服。当然我们可以避免直接对着吹,主要是孩子不舒服。我个人经验更推荐空调,因为温度可能更均衡。如果小朋友在打寒颤了,注意保暖。

还是那句话:根据孩子的舒适度,酌情调节。着凉不会让人生病,一定是细菌病*传染才让宝宝生病。而炎热会对皮肤造成一定损害,比如普通的皮炎、湿疹都会在炎热的环境中加重皮肤损害。

本期的儿童发热相关问题就到这里,下一期将会继续回顾叶盛医生的分享,内容会涉及如何预防宝宝发热、宝宝发热抽搐等内容。

关于唯爱妈妈小程序

唯爱妈妈线上公益支持平台,为单亲母亲及面临婚姻家庭问题的困境女性,提供心理咨询、法律援助、公益保险、职业发展、*策资讯、素养课程等领域的公益免费服务。

1
查看完整版本: 医生来支招孩子发热的应对方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