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中暑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高线安全操作规程精整组4
TUhjnbcbe - 2021/6/17 2:45:00

6精整区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6.1精整区安全生产通用操作规程

6.1.1进入工作现场必须劳保穿戴齐全,系紧安全帽带,女工要将长发挽入安全帽内,方可进行接班工作。

6.1.2接班后,检查岗位所属区域安全防护设施是否在位、完好,发现问题及时向组长(带班长)或有关领导汇报。

6.1.3检修时实行双挂牌制度,并进行签字确认,谁挂牌谁摘牌,设专人监护,方可进行作业。作业时,严格落实检修安全措施。

6.1.4生产、检修时严禁跨越散冷辊道,避免发生高温烫伤、滑到造成伤害;严禁背对PF链行走或作业,避免PF链运动造成挤压、碰撞伤害。

6.1.5在PF链区域工作时,要时刻注意PF链的运行情况,以防被输送过程中盘卷碰撞、挤伤、灼烫。

6.1.6天车吊运盘卷入库或装车时,周围人员不得站在吊物下方和运行的范围内,并密切注意盘卷下落过程,做到哨声响亮,手势清晰。

6.1.7密切注意电磁铁天车运行情况,严禁在电磁铁下方经过或停留。

6.1.8清理吊运切头斗时要放置警示牌,严禁站在切头可能跌落的地方,防止砸伤。

6.1.9工作中严守劳动纪律,不准打闹、脱岗、窜岗、睡岗、做私活、玩手机等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严禁班前、班中饮酒;如有身体异常者要立即报告有关领导将其撤离岗位。

6.2线材热整理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6.2.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棒线作业区高线区线材热整理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

6.2.2岗位安全作业职责

6.2.2.1负责本岗位日常事故隐患自我排查治理,包括班前、班中、班后的排查和处置。

6.2.2.2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三规两制”,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6.2.2.3进入岗位前要对环境、设备设施等进行安全检查、确认工作,落实自保、互保、联保要求,做到“四不伤害”。

6.2.2.4确保本岗位盖板、栏杆、链条防护罩等安全设施和职业病防护设施完好有效,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及时报告。

6.2.2.5杜绝违章作业,遇事故发生必须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尽可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发展和损失扩大,并及时上报组长。

6.2.3岗位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

作业活动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

可能造成的

事故/伤害

可能伤害的

对象

热整理钢材

红钢穿出,面对吐丝口,输送盘卷时未撤离辊道或横跨辊道,在散冷辊道旁行走勾钢被绊倒等造成烫伤、砸伤、碰伤、挤压。

机械伤害

其他伤害

灼烫

操作人员

剪断散乱盘条,断线钳、钩子等工器具使用不当,或站位不当重心不稳等造成砸伤、碰伤、挤压。

物体打击

操作人员

热整理钢材

用金属物、湿手或戴湿手套操作电动工具,线路绝缘老化,油污或水进入操作按钮盒等造成漏电伤人。

触电

操作人员

集卷筒安全防护缺失站位不稳踩空坠落

高处坠落

操作人员和周边人员

指挥天车

吊运作业

天车吊运过程中站在天车下方或周围不安全区域,指挥天车未吹哨,吊物捆绑不牢棱角未垫好斜吊、斜拉,天车作业过程中所吊运物体出现摆动,天车司机操作失误,天车吊运时所使用的吊梁吊具、钢丝绳不符合安全要求,天车司机与地面指挥人员配合不当,天车及道轨上掉落物件等造成起重伤害。

起重伤害

操作人员和周边人员

生产联系

开停机作业

未与现场作业人员进行生产联系确认,未进行设备摘挂牌记录等造成绞伤、触电。

机械伤害

触电

周边人员

点检、检修

设备点检、检修时,违章未停机作业,未挂牌确认,安全防护设施不在位失效,身体碰触锋利的部位或绊倒摔伤,或误触动设备运行开关,设备意外运转伤人。

机械伤害

操作人员和周边人员

电气设备漏电、绝缘损坏,接线头裸露、接线板和导线绝缘损坏造成漏电伤人。

触电

操作人员

作业时未按要求佩戴安全防护用品,松动的零件从高速运动的部件上抛出,或检修过程中工具跌落,发生物体飞溅击中人员。

物体打击

操作人员和周边人员

进出作业现场上下楼梯没有扶好、作业平台踩空、高处作业安全带未系紧或防护缺陷意外滑跌坠落。

高处坠落

操作人员和周边人员

设备清扫

保养

设备清扫保养时,违章未停机作业,或误触动设备运行开关,设备意外运转伤人。

机械伤害

操作人员

清扫铁屑、氧化渣时,未佩戴手套,手接触锋利的部位造成划伤、碰伤。

其他伤害

操作人员

职业危害

在工作现场人体内蓄热过量超过体温调节能力,引发高温中暑。

职业病

操作人员

设备转动产生噪声超标未佩戴防护耳塞,导致听力损失。

职业病

操作人员

6.2.4劳动防护用品穿戴要求

6.2.4.1作业人员接班前应穿戴齐全劳保防护用品。工作服穿戴要求三紧:领口紧、袖口紧、下摆紧;戴安全帽要求必须系带子,帽内衬垫不能过低;工作鞋要求“防砸、防滑、绝缘”,鞋带必须系牢,后跟部位要提好,不准拖拉。

6.2.4.2长时间在热整理区作业应佩戴隔热面罩和防护耳塞。

6.2.4.3作业时应穿戴好阻燃服。

6.2.4.4严禁戴手套打大锤作业。

6.2.5作业安全要求

6.2.5.1作业前安全操作准备

l作业人员必须经安全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l首先查看前一班次的交接班记录、生产联系确认记录和设备摘挂牌记录,检查设备周围有无影响操作的障碍物及人员,安全防护罩是否在位、齐全,电气箱柜及其线路是否完好,柜门是否关闭,所用工器具是否安全有效。检查时不得用身体或其他物件接触转动部位。

l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当班组长。

l岗位人员应熟练掌握使用灭火装置和灭火器。

6.2.5.2作业过程安全操作要求

l交接班时认真检查散冷辊道、集卷站区域各设备安全防护设施是否牢固、有效;散冷辊道内有无杂物,对辊道和链条加油时要使用戴长嘴的油壶。严禁用手接触转动部位。

l注意夹送辊、吐丝机、散冷辊道的运转情况。发现盘条有刮辊道、堆堵情况时,应立即采取安全措施。在散冷辊道运行情况下,严禁人员横跨辊道,或进入辊道处理事故。

l整理盘条时,站位要安全,严禁面对吐丝口,要用钩子,不得直接用手拖拉,防止烫伤。整理风冷段内的盘条时,必须戴好防护罩,防止迷眼、灼烫伤。

l散乱盘条剪断时要做好防止盘条剪断后反弹的措施;使用天车吊挂时,钢丝绳要锁紧,防止吊运中坠落伤人;起吊时要站在远离吊物位置后,再吹哨、打手势指挥天车起吊。

l工作时要站在指定位置观察集卷筒收集盘卷情况。处理收集筒上部卡钢故障时要与4#操作台工相互确认配合,处理时要使用长沟,不准用手碰触落入收集筒的盘条,防止盘条在下落过程中突然伤人。

l剪下的散头应及时整理、打捆吊到指定地点。严禁扔到散冷辊道内或平台下。吐丝机前禁止剪盘条。

l处理散乱盘条时,应将辊道停稳后方可进行。使用天车吊挂时,钢丝绳要锁紧,防止吊运中坠落伤人;剪断时要做好防止盘条剪断后反弹的措施。起吊时要站在远离吊物位置后,方可吹哨、打手势指挥天车起吊。

l清理集卷筒、承卷平台、卷芯架、辊床散乱盘条时,要使用长沟,并事先与4#操作台工进行联系确认后方可处理。严禁盲目操作。

l承卷平台、辊床等出现故障时,要关闭电源、气源及液压动力,及时与维修人员取得联系,不得自行处理,防止鼻锥掉落伤人。

l生产过程中,运卷小车、缓冷线安全栏杆内严禁站人。

l处理鼻锥歪斜时,必须使用天车将穿有钢丝绳的吊环吊住,吊环必须把丝扣拧到底,拴挂牢固,防止坠物伤人。

l严禁站在风扇处敞开衣服吹风,风扇运行过程中,禁止将脚踏在风扇机架上,禁止将无关物品放在风扇防护罩上。

l各种工具使用前要检查确认,使用后不准乱放,防止绊倒伤人。

l检修时严格执行《设备维(检)修挂牌确认管理制度》、《设备操作、维护及检修规程》。

l本岗位存在高温、噪声职业危害因素,工作中应遵循职业卫生通则相关规定条款。

6.2.5.3设备停车后的作业安全要求

l检修、清扫设备时,严禁开机作业,应提前填写生产联系确认台帐和设备摘挂牌记录。

l下班前,清扫周边地面卫生,填写交接班记录。

l接班人员未按时到达交接现场的,交班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岗位,等待接班人员到岗后交接完毕本班全部情况后方可下班,不得遗漏隐瞒安全隐患。

6.2.6岗位应急要求

6.2.6.1发生机械伤害或物体打击时,首先紧急停车,切断设备电源,待机械停止运转后,再对伤者进行包扎、止血等处理,防止感染。异物插入身体情况时,不可轻意拔出,应简单固定,送医院处理。伤及动脉造成出血时,要采用指压止血法,压住伤口的近心端动脉,要用皮带、布条扎紧,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钟。

6.2.6.2发生灼烫时,应使伤员尽快脱离热源,尽量缩短灼烫时间。衣服着火,应迅速脱去燃烧的衣服,或就地打滚压灭火焰、或以水浇,或用衣被等物扑盖灭火。

6.2.6.3发生高处坠落时,首先看其是否清醒,能否自主活动,若人员轻伤,现场人员应采取防止受伤人员失血、休克、昏迷等救护措施,并将受伤人员脱离危险地段。若能站起来或移动身体,则要让其躺下用担架抬送,因为某些内脏伤害,当时可能感觉不明显;检查伤者情况时,不要乱晃动;若有骨折,不要盲目搬运伤者,医院。这样极容易拉脱伤者脊椎,造成永久性伤害。

6.2.6.4发生设备漏电时,应立即关闭设备配电柜电源;如发生人员触电,不得用肢体接触触电者,首先应关闭电源,来不及关闭时,应使用绝缘物体将带电物挑开。如果触电者呼吸困难、稀少,或发生痉挛呼吸心脏停止,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挤压。

6.2.6.5设备区域发生火险时,应立即停机断电,使用周边的灭火器进行灭火,并同时报告作业区当班组长;处置无效时立即撤离现场,按现场指示标识疏散到工厂大门处集合。

6.3线材集卷操纵全生产操作规程

6.3.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棒线作业区高线区线材集卷操纵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

6.3.2岗位安全作业职责

6.3.2.1负责本岗位日常事故隐患自我排查治理,包括班前、班中、班后的排查和处置。

6.3.2.2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三规两制”,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6.3.2.3进入岗位前要对环境、设备设施等进行安全检查、确认工作,落实自保、互保、联保要求,做到“四不伤害”。

6.3.2.4负责对本岗位盖板、栏杆、走梯等安全防护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并确保完好有效。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及时报告组长。

6.3.2.5杜绝违章作业,遇事故发生,必须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尽可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发展和损失扩大,并及时上报组长。

6.3.3岗位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

作业活动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

可能造成的

事故/伤害

可能伤害的

对象

集卷操纵

用金属物、湿手或戴湿手套操作电动工具,线路绝缘老化、油污或水进入操作按钮盒等造成漏电伤人。

触电

操作人员

液压系统漏油未清理或高温有易燃物引起着火。

火灾

操作人员和周边人员

视频监控模糊,操作室玻璃灰尘大,操作时精力不集中,作业区域有人员误入设备运转伤人。

机械伤害

周边人员

天车吊运作业

天车吊运过程中站在天车下方或周围不安全区域,指挥天车未吹哨,吊物捆绑不牢棱角未垫好斜吊、斜拉,天车作业过程中所吊运物体出现摆动,天车司机操作失误,天车吊运时所使用的吊梁吊具、钢丝绳不符合安全要求,天车司机与地面指挥人员配合不当,天车及道轨上掉落物件等造成起重伤害。

起重伤害

操作人员和周边人员

生产联系

开停机

作业

未与现场作业人员进行生产联系确认,未进行设备摘挂牌记录等造成绞伤、触电。

机械伤害

触电

周边人员

点检、检修

设备点检、检修时,违章未停机作业,未挂牌确认,安全防护设施不在位失效,身体碰触锋利的部位或绊倒摔伤,或误触动设备运行开关,设备意外运转伤人。

机械伤害

操作人员和周边人员

电气设备漏电、绝缘损坏,接线头裸露、接线板和导线绝缘损坏造成漏电伤人。

触电

操作人员

作业时未按要求佩戴安全防护用品,松动的零件从高速运动的部件上抛出,或检修过程中工具跌落,发生物体飞溅击中人员。

物体打击

操作人员和周边人员

设备清扫

保养

设备清扫保养时,违章未停机作业,或误触动设备运行开关,设备意外运转伤人。

机械伤害

操作人员

清扫铁屑、氧化渣时,未佩戴手套,手接触锋利的部位造成划伤、碰伤。

其他伤害

操作人员

职业危害

在工作现场人体内蓄热过量超过体温调节能力,引发高温中暑。

职业病

操作人员

设备转动产生噪声超标未佩戴防护耳塞,导致听力损失。

职业病

操作人员

6.3.4劳动防护用品穿戴要求

6.3.4.1作业人员接班前应穿戴齐全劳保防护用品。工作服穿戴要求三紧:领口紧、袖口紧、下摆紧;戴安全帽要求必须系带子,帽内衬垫不能过低;工作鞋要求“防砸、防滑、绝缘”,鞋带必须系牢,后跟部位要提好,不准拖拉。

6.3.4.2长发或辫子要盘在安全帽内。

6.3.4.3长时间在精整区作业应佩戴防护耳塞。

6.3.4.4严禁戴手套打大锤作业。

6.3.5作业安全要求

6.3.5.1作业前安全操作准备

l作业人员必须经安全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l首先查看前一班次的交接班记录、生产联系确认记录和设备摘挂牌记录,检查设备周围有无影响操作的障碍物及人员,安全防护罩是否在位、齐全,电气箱柜及其线路是否完好,柜门是否关闭,所用工器具是否安全有效。检查时不得用身体或其他物件接触转动部位。

l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当班组长。

l岗位人员应熟练掌握使用灭火装置和灭火器。

6.3.5.2作业过程安全操作要求

l接班后先了解上班的设备运行情况,检查本岗位设备及存在控制开关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完好、有效,如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当班负责人进行处理。

l停机时操作台面上的开关、按钮必须打到“0”位置。严禁按钮在“自动状态”下进行设备检查修理工作。严禁将水杯、手机等物品放在操作台面上。

l工作前必须在确认设备周围无人检查、无障碍物,各处开关、按钮无检修牌情况下,后方可启动设备进行操作。

l操作中必须精力集中,随时与现场人员取得联系,防止误操作造成伤害事故。

l电气设备出现故障,必须通知电工进行处理,严禁私自处理。

l按钮必须用手操作,严禁用其它物品代替操作按钮。严禁操作室内闲谈。

l非岗位人员严禁进入操作室操作任何按钮。

l工作时服从现场集卷工指挥,确认集卷工手势要求,防止误操作

l保持操作室各微机画面清晰,做好联系确认,保证安全生产。

l运卷小车挂钢出现故障时,人员不得跳入坑内处理,要在4号操作台挂牌确认,把运卷小车开关打到手动位置,并有人监护的情况下,方可进入坑内处理。

l检修时严格执行《设备维(检)修挂牌确认管理制度》、《设备操作、维护及检修规程》。

l工作中严守劳动纪律,不准打闹、脱岗、窜岗、睡岗、做私活、玩手机等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严禁班前、班中饮酒;如有身体异常者要立即报告有关领导将其撤离岗位。油桶、氧气、乙炔气等危化品区域严禁使用手机。

l本岗位存在高温、噪声职业危害因素,工作中应遵循职业卫生通则相关规定条款。

6.3.5.3设备停车后的作业安全要求

l检修、清扫设备时,严禁开机作业,应提前填写生产联系确认台帐和设备摘挂牌记录。

l下班前,清扫周边地面卫生,填写交接班记录。

l接班人员未按时到达交接现场的,交班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岗位,等待接班人员到岗后交接完毕本班全部情况后方可下班,不得遗漏隐瞒安全隐患。

6.3.6岗位应急要求

6.3.6.1发生机械伤害或物体打击时,首先紧急停车,切断设备电源,待机械停止运转后,再对伤者进行包扎、止血等处理,防止感染。异物插入身体情况时,不可轻意拔出,应简单固定,送医院处理。伤及动脉造成出血时,要采用指压止血法,压住伤口的近心端动脉,要用皮带、布条扎紧,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钟。

6.3.6.2发生设备漏电时,应立即关闭设备配电柜电源;如发生人员触电,不得用肢体接触触电者,首先应关闭电源,来不及关闭时,应使用绝缘物体将带电物挑开。如果触电者呼吸困难、稀少,或发生痉挛呼吸心脏停止,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挤压。

6.3.6.3设备区域发生火险时,应立即停机断电,使用周边的灭火器进行灭火,并同时报告作业区当班组长;处置无效时立即撤离现场,按现场指示标识疏散到工厂大门处集合。

6.4线材剪头尾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6.4.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棒线作业区高线区线材剪头尾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

6.4.2岗位安全作业职责

6.4.2.1负责本岗位日常事故隐患自我排查治理,包括班前、班中、班后的排查和处置。

6.4.2.2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三规两制”,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6.4.2.3进入岗位前要对环境、设备设施等进行安全检查、确认工作,落实自保、互保、联保要求,做到“四不伤害”。

6.4.2.4负责对本岗位盖板、栏杆、走梯等安全防护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并确保完好有效。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及时报告组长。

6.4.2.5杜绝违章作业,遇事故发生,必须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尽可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发展和损失扩大,并及时上报组长。

6.4.3岗位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

作业活动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

可能造成的

事故/伤害

可能伤害的

对象

剪头尾

作业

液压剪电机无漏电保护器,电线绝缘破损;PF链线路漏电、按钮脱落;用金属物、湿手或戴湿手套操作电动工具,线路绝缘老化、油污或水进入操作按钮盒等造成漏电伤人。

触电

操作人员

盘卷上C型钩不平衡、剪切盘卷头尾时C型钩未停止、剪切盘条未抓紧反弹崩溅、PF链运行时盘条头刮伤及C型钩晃动、PF链联接螺丝松动横梁断裂等造成砸伤、碰伤、划伤、挤压。

机械伤害

物体打击

操作人员

液压系统漏油未清理或高温有易燃物引起着火。

火灾

操作人员和周边人员

地面散乱盘卷等杂物未清理绊倒伤人。

其他伤害

操作人员和周边人员

液压金属打包作业

用手脚接触运动部位、多人同时操作配合失误、未停车进入料箱内清理杂物、门盖固定牢靠等造成砸伤、碰伤、划伤、挤压。

机械伤害

物体打击

操作人员

液压系统漏油未清理或高温有易燃物引起着火。

火灾

操作人员和周边人员

用金属物、湿手或戴湿手套操作,线路绝缘老化、油污或水进入操作按钮盒等造成漏电伤人。

触电

操作人员

地面散乱盘卷等杂物未清理绊倒伤人。

其他伤害

操作人员和周边人员

天车吊运作业

天车吊运过程中站在天车下方或周围不安全区域,指挥天车未吹哨,吊物捆绑不牢棱角未垫好斜吊、斜拉,天车作业过程中所吊运物体出现摆动,天车司机操作失误,天车吊运时所使用的吊梁吊具、钢丝绳不符合安全要求,天车司机与地面指挥人员配合不当,天车及道轨上掉落物件等造成起重伤害。

起重伤害

操作人员和周边人员

点检、检修

设备点检、检修时,违章未停机作业,未挂牌确认,安全防护设施不在位失效,身体碰触锋利的部位或绊倒摔伤,或误触动设备运行开关,设备意外运转伤人。

机械伤害

操作人员和周边人员

点检、检修

电气设备漏电、绝缘损坏,接线头裸露、接线板和导线绝缘损坏造成漏电伤人。

触电

操作人员

作业时未按要求佩戴安全防护用品,松动的零件从高速运动的部件上抛出,或检修过程中工具跌落,发生物体飞溅击中人员。

物体打击

操作人员和周边人员

设备清扫

保养

设备清扫保养时,违章未停机作业,或误触动设备运行开关,设备意外运转伤人。

机械伤害

操作人员

清扫铁屑、氧化渣时,未佩戴手套,手接触锋利的部位造成划伤、碰伤。

其他伤害

操作人员

职业危害

在工作现场人体内蓄热过量超过体温调节能力,引发高温中暑。

职业病

操作人员

设备转动产生噪声超标未佩戴防护耳塞,导致听力损失。

职业病

操作人员

6.4.4劳动防护用品穿戴要求

6.4.4.1作业人员接班前应穿戴齐全劳保防护用品。工作服穿戴要求三紧:领口紧、袖口紧、下摆紧;戴安全帽要求必须系带子,帽内衬垫不能过低;工作鞋要求“防砸、防滑、绝缘”,鞋带必须系牢,后跟部位要提好,不准拖拉。

6.4.4.2长时间在精整区作业应佩戴防护耳塞。

6.4.4.3有飞溅物作业应佩戴防护目镜。

6.4.4.4严禁戴手套打大锤作业。

6.4.5作业安全要求

6.4.5.1作业前安全操作准备

l作业人员必须经安全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l首先查看前一班次的交接班记录、生产联系确认记录和设备摘挂牌记录,检查设备周围有无影响操作的障碍物及人员,安全防护罩是否在位、齐全,电气箱柜及其线路是否完好,柜门是否关闭,所用工器具是否安全有效。检查时不得用身体或其他物件接触转动部位。

l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当班组长。

l岗位人员应熟练掌握使用灭火装置和灭火器。

6.4.5.2作业过程安全操作要求

l接班后先了解上班的设备运行情况,液压剪电机必须有漏电保护器,电线绝缘必须安全完好,认真检查设备的安全装置的保护装置是否完好、有效,严格执行《设备操作、维护及检修规程》,防止误操作造成事故。工作场地干净整洁、无杂物。

l启动PF链前,必须对运行区域进行安全确认,在场人员撤离后方可启动。设备运行时发生故障,应人工控制进入检修轨道内,禁止用导电物体捅闸箱。

l盘卷上C型钩后,出现不平衡情况时,严禁靠近,更不得攀爬C型钩,防止坠落伤人。盘卷对中不良的C型钩,严禁放出过跨小车平衡梁处。剪切盘卷头尾时要在C型钩停止状态下进行,禁止在运行中进行剪切。

l剪切时要抓紧盘条,防止反弹。严禁剪切小于20mm的短节盘条。

l检验工需取较短样品时,要与检验工密切配合,抓紧样品两端,防止剪断的盘条崩溅伤人。

l剪下的盘条要及时进行清理,保持现场整洁,防止绊倒伤人。

l在工作场所行走,要注意PF链运行情况及周围环境,防止盘条头刮伤及C型钩晃动伤人。

l处理散乱盘条要做好防止盘条剪断后反弹的措施;使用天车吊挂时,钢丝绳要锁紧,防止吊运中坠落伤人;起吊时要站在远离吊物位置后,再吹哨、打手势指挥天车起吊。

lPF链线路问题,按钮脱落,应及时通知电工进行处理,禁止满目操作,防止触电。

l发生PF链联接螺丝松动、横梁断裂等隐患时,应立即通知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l检修时严格执行《设备维(检)修挂牌确认管理制度》、《设备操作、维护及检修规程》。

l本岗位存在高温、噪声职业危害因素,工作中应遵循职业卫生通则相关规定条款。

6.4.5.3设备停车后的作业安全要求

l检修、清扫设备时,严禁开机作业,应提前填写生产联系确认台帐和设备摘挂牌记录。

l下班前,清扫周边地面卫生,填写交接班记录。

l接班人员未按时到达交接现场的,交班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岗位,等待接班人员到岗后交接完毕本班全部情况后方可下班,不得遗漏隐瞒安全隐患。

6.4.6岗位应急要求

6.4.6.1发生机械伤害或物体打击时,首先紧急停车,切断设备电源,待机械停止运转后,再对伤者进行包扎、止血等处理,防止感染。异物插入身体情况时,不可轻意拔出,应简单固定,送医院处理。伤及动脉造成出血时,要采用指压止血法,压住伤口的近心端动脉,要用皮带、布条扎紧,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钟。

6.4.6.2发生设备漏电时,应立即关闭设备配电柜电源;如发生人员触电,不得用肢体接触触电者,首先应关闭电源,来不及关闭时,应使用绝缘物体将带电物挑开。如果触电者呼吸困难、稀少,或发生痉挛呼吸心脏停止,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挤压。

6.4.6.3设备区域发生火险时,应立即停机断电,使用周边的灭火器进行灭火,并同时报告作业区当班组长;处置无效时立即撤离现场,按现场指示标识疏散到工厂大门处集合。

6.5钢材打包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6.5.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棒线作业区高线区钢材打包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

6.5.2岗位安全作业职责

6.5.2.1负责本岗位日常事故隐患自我排查治理,包括班前、班中、班后的排查和处置。

6.5.2.2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三规两制”,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6.5.2.3进入岗位前要对环境、设备设施等进行安全检查、确认工作,落实自保、互保、联保要求,做到“四不伤害”。

6.5.2.4确保本岗位盖板、栏杆、打包头防护罩等安全设施和职业病防护设施完好有效,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及时报告。

6.5.2.5杜绝违章作业,遇事故发生必须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尽可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发展和损失扩大,并及时上报组长。

6.5.3岗位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

作业活动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

可能造成的

事故/伤害

可能伤害的

对象

钢材打包作业

打包机、绞丝机安全防护罩失效,用手直接拉拽散乱的盘条或捆线,更换打包线未停机等造成砸伤、碰伤、划伤、挤压。

机械伤害

操作人员和周边人员

用金属物、湿手或戴湿手套操作电动工具,线路绝缘老化、油污或水进入操作按钮盒等造成漏电伤人。

触电

操作人员

钢材打包作业

液压系统漏油未清理或高温有易燃物引起着火。

火灾

操作人员和周边人员

视频监控模糊,操作室玻璃灰尘大,操作时精力不集中,作业区域有人员误入设备运转伤人。

机械伤害

周边人员

地面散乱盘卷等杂物未清理绊倒伤人。

其他伤害

操作人员和周边人员

天车吊运作业

天车吊运过程中站在天车下方或周围不安全区域,指挥天车未吹哨,吊物捆绑不牢棱角未垫好斜吊、斜拉,天车作业过程中所吊运物体出现摆动,天车司机操作失误,天车吊运时所使用的吊梁吊具、钢丝绳不符合安全要求,天车司机与地面指挥人员配合不当,天车及道轨上掉落物件等造成起重伤害。

起重伤害

操作人员和周边人员

生产联系

开停机

作业

未与现场作业人员进行生产联系确认,未进行设备摘挂牌记录等造成绞伤、触电。

机械伤害

触电

周边人员

点检、检修

设备点检、检修时,违章未停机作业,未挂牌确认,安全防护设施不在位失效,身体碰触锋利的部位或绊倒摔伤,或误触动设备运行开关,设备意外运转伤人。

机械伤害

操作人员和周边人员

电气设备漏电、绝缘损坏,接线头裸露、接线板和导线绝缘损坏造成漏电伤人。

触电

操作人员

作业时未按要求佩戴安全防护用品,松动的零件从高速运动的部件上抛出,或检修过程中工具跌落,发生物体飞溅击中人员。

物体打击

操作人员和周边人员

设备清扫

保养

设备清扫保养时,违章未停机作业,或误触动设备运行开关,设备意外运转伤人。

机械伤害

操作人员

清扫铁屑、氧化渣时,未佩戴手套,手接触锋利的部位造成划伤、碰伤。

其他伤害

操作人员

职业危害

在工作现场人体内蓄热过量超过体温调节能力,引发高温中暑。

职业病

操作人员

设备转动产生噪声超标未佩戴防护耳塞,导致听力损失。

职业病

操作人员

6.5.4劳动防护用品穿戴要求

6.5.4.1作业人员接班前应穿戴齐全劳保防护用品。工作服穿戴要求三紧:领口紧、袖口紧、下摆紧;戴安全帽要求必须系带子,帽内衬垫不能过低;工作鞋要求“防砸、防滑、绝缘”,鞋带必须系牢,后跟部位要提好,不准拖拉。

6.5.4.2长发或辫子要盘在安全帽内。

6.5.4.3长时间在精整区作业应佩戴防护耳塞。

6.5.4.4严禁戴手套打大锤作业。

6.5.5作业安全要求

6.5.5.1作业前安全操作准备

l作业人员必须经安全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l首先查看前一班次的交接班记录、生产联系确认记录和设备摘挂牌记录,检查设备周围有无影响操作的障碍物及人员,安全防护罩是否在位、齐全,电气箱柜及其线路是否完好,柜门是否关闭,所用工器具是否安全有效。检查时不得用身体或其他物件接触转动部位。

l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当班组长。

l岗位人员应熟练掌握使用灭火装置和灭火器。

6.5.5.2作业过程安全操作要求

l接班后先了解上班的设备运行情况,检查打包机、绞丝机各机械部位安全防护罩是否安全牢固,控制系统是否灵敏有效,工作场地是否有铁丝等杂物,时刻保持工作场地整洁。

l停机时操作台面上的钥匙开关必须打到“关闭”位置。严禁将水杯、手机等物品放在操作台面上。所有开关、按钮必须用手操作,严禁用其它物品代替操作。

l操作前必须在确认设备周围无人检查、无障碍物,各处开关、按钮无检修牌情况下,响铃2秒后方可进行操作。

l操作时必须精力集中,密切注视设备运行范围内的异常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停车。

l处理故障时必须专人监护,严禁用手直接拉拽散乱的盘条和捆线,应使用工具,防止设备动作造成伤手事故。

l更换打包线时,应停止打包,按下急停开关,拔走钥匙。

l在维修、维护打包机需手动操作时,作业人员严禁用手接触打包线,防止绞手,操作人员站在打包机旁踏板上,严禁跨越打包机。

l在检修设备时,应停机、关泵关闭电源、气源和液压系统,并对液压系统的余压进行确认,防止设备误操作。

l操作手动打包机时只能一人操作。

l操作手动打包机剪下的短节要及时清理,以防拌倒、扎伤。

l行车在向手动打包机吊入或吊出盘卷时要有专人指挥,轻吊轻放,以防砸坏打包机。

l操作手动打包机完毕后要将配电柜中的两个小闸关闭。

l保持操作室各微机画面清晰,做好联系确认,保证安全生产。

l检修时严格执行《设备维(检)修挂牌确认管理制度》、《设备操作、维护及检修规程》。

l本岗位存在高温、噪声职业危害因素,工作中应遵循职业卫生通则相关规定条款。

6.5.5.3设备停车后的作业安全要求

l检修、清扫设备时,严禁开机作业,应提前填写生产联系确认台帐和设备摘挂牌记录。

l下班前,清扫周边地面卫生,填写交接班记录。

l接班人员未按时到达交接现场的,交班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岗位,等待接班人员到岗后交接完毕本班全部情况后方可下班,不得遗漏隐瞒安全隐患。

6.5.6岗位应急要求

6.5.6.1发生机械伤害或物体打击时,首先紧急停车,切断设备电源,待机械停止运转后,再对伤者进行包扎、止血等处理,防止感染。异物插入身体情况时,不可轻意拔出,应简单固定,送医院处理。伤及动脉造成出血时,要采用指压止血法,压住伤口的近心端动脉,要用皮带、布条扎紧,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钟。

6.5.6.2发生设备漏电时,应立即关闭设备配电柜电源;如发生人员触电,不得用肢体接触触电者,首先应关闭电源,来不及关闭时,应使用绝缘物体将带电物挑开。如果触电者呼吸困难、稀少,或发生痉挛呼吸心脏停止,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挤压。

6.5.6.3设备区域发生火险时,应立即停机断电,使用周边的灭火器进行灭火,并同时报告作业区当班组长;处置无效时立即撤离现场,按现场指示标识疏散到工厂大门处集合。

6.6打牌称重兼挂牌挂料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6.6.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棒线作业区高线区打牌称重兼挂牌挂料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

6.6.2岗位安全作业职责

6.6.2.1负责本岗位日常事故隐患自我排查治理,包括班前、班中、班后的排查和处置。

6.6.2.2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三规两制”,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6.6.2.3进入岗位前要对环境、设备设施等进行安全检查、确认工作,落实自保、互保、联保要求,做到“四不伤害”。

6.6.2.4确保本岗位盖板、栏杆、走梯等安全设施和职业病防护设施完好有效,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及时报告。

6.6.2.5杜绝违章作业,遇事故发生必须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尽可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发展和损失扩大,并及时上报组长。

6.6.3岗位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

作业活动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

可能造成的

事故/伤害

可能伤害的

对象

打牌称重兼挂牌

挂料作业

用金属物、湿手或戴湿手套操作电动工具,线路绝缘老化、油污或水进入操作按钮盒等造成漏电伤人。

触电

操作人员

盘卷上C型钩不平衡、PF链运行时盘条头刮伤及C型钩晃动、PF链联接螺丝松动横梁断裂等造成砸伤、碰伤、划伤、挤压。

机械伤害

物体打击

操作人员

打牌时未关闭仓门,查验批号时直接用手去触摸标牌造成挤伤、烫伤。

机械伤害

灼烫

操作人员

地面散乱盘卷等杂物未清理绊倒伤人。

其他伤害

操作人员和周边人员

天车吊运作业

天车吊运过程中站在天车下方或周围不安全区域,指挥天车未吹哨,吊物捆绑不牢棱角未垫好斜吊、斜拉,天车作业过程中所吊运物体出现摆动,天车司机操作失误,天车吊运时所使用的吊梁吊具、钢丝绳不符合安全要求,天车司机与地面指挥人员配合不当,天车及道轨上掉落物件等造成起重伤害。

起重伤害

操作人员和周边人员

点检、检修

设备点检、检修时,违章未停机作业,未挂牌确认,安全防护设施不在位失效,身体碰触锋利的部位或绊倒摔伤,或误触动设备运行开关,设备意外运转伤人。

机械伤害

操作人员和周边人员

电气设备漏电、绝缘损坏,接线头裸露、接线板和导线绝缘损坏造成漏电伤人。

触电

操作人员

作业时未按要求佩戴安全防护用品,松动的零件从高速运动的部件上抛出,或检修过程中工具跌落,发生物体飞溅击中人员。

物体打击

操作人员和周边人员

设备清扫

保养

设备清扫保养时,违章未停机作业,或误触动设备运行开关,设备意外运转伤人。

机械伤害

操作人员

清扫铁屑、氧化渣时,未佩戴手套,手接触锋利的部位造成划伤、碰伤。

其他伤害

操作人员

职业危害

在工作现场人体内蓄热过量超过体温调节能力,引发高温中暑。

职业病

操作人员

设备转动产生噪声超标未佩戴防护耳塞,导致听力损失。

职业病

操作人员

6.6.4劳动防护用品穿戴要求

6.6.4.1作业人员接班前应穿戴齐全劳保防护用品。工作服穿戴要求三紧:领口紧、袖口紧、下摆紧;戴安全帽要求必须系带子,帽内衬垫不能过低;工作鞋要求“防砸、防滑、绝缘”,鞋带必须系牢,后跟部位要提好,不准拖拉。

6.6.4.2长发或辫子要盘在安全帽内。

6.6.4.3长时间在精整区作业应佩戴防护耳塞。

6.6.4.4有飞溅物作业应佩戴防护目镜。

6.6.4.5严禁戴手套打大锤作业。

6.6.5作业安全要求

6.6.5.1作业前安全操作准备

l作业人员必须经安全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l首先查看前一班次的交接班记录、生产联系确认记录和设备摘挂牌记录,检查设备周围有无影响操作的障碍物及人员,安全防护罩是否在位、齐全,电气箱柜及其线路是否完好,柜门是否关闭,所用工器具是否安全有效。检查时不得用身体或其他物件接触转动部位。

l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当班组长。

l岗位人员应熟练掌握使用灭火装置和灭火器。

6.6.5.2作业过程安全操作要求

l接班后认真检查设备及控制台的控制系统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带班长进行处理。

l工作前必须确认设备无人检查、无障碍物,各处开关、按钮无检修牌后,方可启动设备进行操作。

l停机时操作台面上的开关、按钮必须打到“0”位置。严禁将水杯、手机等物品放在操作台面上。

l所有开关、按钮必须用手操作,严禁用其它物品代替操作。严禁操作室内闲谈。

l电气设备出现故障,必须通知电工进行处理,严禁私自处理。

l工作中与CS6操作台密切配合,防止被运行的C型钩碰伤。

l挂牌时必须戴手套,防止烫伤,扎伤。

l挂牌时要在确认C型钩停稳后,站在盘卷侧面位置挂牌。

l在工作场所行走,要注意PF链运行情况及周围环境,防止盘条头刮伤及C型钩晃动伤人。严禁边走边挂,并随时注意C型钩运行情况,防止碰伤、刺手。

l在工作场所行走,要注意PF链运行情况及周围环境,防止盘条头刮伤及C型钩晃动伤人。

l检修时严格执行《设备维(检)修挂牌确认管理制度》、《设备操作、维护及检修规程》。

l工作中严守劳动纪律,不准打闹、脱岗、窜岗、睡岗、做私活、玩手机等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严禁班前、班中饮酒;如有身体异常者要立即报告有关领导将其撤离岗位。油桶、氧气、乙炔气等危化品区域严禁使用手机。

l本岗位存在高温职业危害因素,工作中应遵循职业卫生通则相关规定条款

6.6.5.3设备停车后的作业安全要求

l检修、清扫设备时,严禁开机作业,应提前填写生产联系确认台帐和设备摘挂牌记录。

l下班前,清扫周边地面卫生,填写交接班记录。

l接班人员未按时到达交接现场的,交班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岗位,等待接班人员到岗后交接完毕本班全部情况后方可下班,不得遗漏隐瞒安全隐患。

6.6.6岗位应急要求

6.6.6.1发生机械伤害或物体打击时,首先紧急停车,切断设备电源,待机械停止运转后,再对伤者进行包扎、止血等处理,防止感染。异物插入身体情况时,不可轻意拔出,应简单固定,送医院处理。伤及动脉造成出血时,要采用指压止血法,压住伤口的近心端动脉,要用皮带、布条扎紧,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钟。

6.6.6.2发生设备漏电时,应立即关闭设备配电柜电源;如发生人员触电,不得用肢体接触触电者,首先应关闭电源,来不及关闭时,应使用绝缘物体将带电物挑开。如果触电者呼吸困难、稀少,或发生痉挛呼吸心脏停止,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挤压。

6.6.7设备区域发生火险时,应立即停机断电,使用周边的灭火器进行灭火,并同时报告作业区当班组长;处置无效时立即撤离现场,按现场指示标识疏散到工厂大门处集合。

6.7线材卸卷操纵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6.7.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棒线作业区高线区线材卸卷操纵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

6.7.2岗位安全作业职责

6.7.2.1负责本岗位日常事故隐患自我排查治理,包括班前、班中、班后的排查和处置。

6.7.2.2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三规两制”,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6.7.2.3进入岗位前要对环境、设备设施等进行安全检查、确认工作,落实自保、互保、联保要求,做到“四不伤害”。

6.7.2.4确保本岗位盖板、栏杆、链条防护罩等安全设施和职业病防护设施完好有效,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及时报告。

6.7.2.5杜绝违章作业,遇事故发生必须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尽可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发展和损失扩大,并及时上报组长。

6.7.3岗位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

作业活动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

可能造成的

事故/伤害

可能伤害的

对象

卸卷操纵

用金属物、湿手或戴湿手套操作电动工具,线路绝缘老化、油污或水进入操作按钮盒等造成漏电伤人。

触电

操作人员

液压系统漏油未清理或高温有易燃物引起着火。

火灾

操作人员和周边人员

视频监控模糊,操作室玻璃灰尘大,操作时精力不集中,作业区域有人员误入设备运转伤人。

机械伤害

周边人员

生产联系

开停机

作业

未与现场作业人员进行生产联系确认,未进行设备摘挂牌记录等造成绞伤、触电。

机械伤害

触电

周边人员

天车吊运作业

天车吊运过程中站在天车下方或周围不安全区域,指挥天车未吹哨,吊物捆绑不牢棱角未垫好斜吊、斜拉,天车作业过程中所吊运物体出现摆动,天车司机操作失误,天车吊运时所使用的吊梁吊具、钢丝绳不符合安全要求,天车司机与地面指挥人员配合不当,天车及道轨上掉落物件等造成起重伤害。

起重伤害

操作人员和周边人员

点检、检修

设备点检、检修时,违章未停机作业,未挂牌确认,安全防护设施不在位失效,身体碰触锋利的部位或绊倒摔伤,或误触动设备运行开关,设备意外运转伤人。

机械伤害

操作人员和周边人员

电气设备漏电、绝缘损坏,接线头裸露、接线板和导线绝缘损坏造成漏电伤人。

触电

操作人员

作业时未按要求佩戴安全防护用品,松动的零件从高速运动的部件上抛出,或检修过程中工具跌落,发生物体飞溅击中人员。

物体打击

操作人员和周边人员

设备清扫

保养

设备清扫保养时,违章未停机作业,或误触动设备运行开关,设备意外运转伤人。

机械伤害

操作人员

清扫铁屑、氧化渣时,未佩戴手套,手接触锋利的部位造成划伤、碰伤。

其他伤害

操作人员

职业危害

在工作现场人体内蓄热过量超过体温调节能力,引发高温中暑。

职业病

操作人员

设备转动产生噪声超标未佩戴防护耳塞,导致听力损失。

职业病

操作人员

6.7.4劳动防护用品穿戴要求

6.7.4.1作业人员接班前应穿戴齐全劳保防护用品。工作服穿戴要求三紧:领口紧、袖口紧、下摆紧;戴安全帽要求必须系带子,帽内衬垫不能过低;工作鞋要求“防砸、防滑、绝缘”,鞋带必须系牢,后跟部位要提好,不准拖拉。

6.7.4.2长发或辫子要盘在安全帽内。

6.7.4.3长时间在精整区作业应佩戴防护耳塞。

6.7.4.4严禁戴手套打大锤作业。

6.7.5作业安全要求

6.7.5.1作业前安全操作准备

l作业人员必须经安全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l首先查看前一班次的交接班记录、生产联系确认记录和设备摘挂牌记录,检查设备周围有无影响操作的障碍物及人员,电气箱柜及其线路是否完好,柜门是否关闭,所用工器具是否安全有效。

l接班认真检查所控设备设施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完好。检修或更换剪刃时,必须首先切断电源,关闭气源,挂检修牌,确认剪臂不动作后方可作业;试车时,要离开剪切区,防止咬刃溅出伤人。

l检查时不得用身体或其他物件接触转动部位。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当班组长。

l岗位人员应熟练掌握使用灭火装置和灭火器。

6.7.5.2作业过程安全操作要求

l接班后先了解上班的设备运行情况,检查卸卷机各机械部位安全防护设施是否有效,输送机吊钩位置等是否正常,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l停机时操作台面上的开关、按钮必须打到“0”位置。严禁将水杯、手机等物品放在操作台面上。

l所有开关、按钮必须用手操作,严禁用其它物品代替操作。严禁操作室内闲谈。

l电气设备出现故障,必须通知电工进行处理,严禁私自处理。

l作业前待输送机C型钩停稳后,方可进行卸卷操作。

l天车吊运盘卷时,卸卷小车不得继续往卸卷台上卷。

l卸卷小车及轨道区域内的废盘条要及时清理。防止绊倒。

l卸卷小车未全部脱离运输线时不得发C型钩。

l检修时严格执行《设备维(检)修挂牌确认管理制度》,坚持“谁挂牌谁摘牌”的原则,严禁随意摘取检修牌启动设备。

l吊运盘卷时,电磁吊下方及周围不得有人,防止电磁吊失电,盘卷滚落伤人。

l检修时严格执行《设备维(检)修挂牌确认管理制度》、《设备操作、维护及检修规程》。

l工作中严守劳动纪律,不准打闹、脱岗、窜岗、睡岗、做私活、玩手机等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严禁班前、班中饮酒;如有身体异常者要立即报告有关领导将其撤离岗位。油桶、氧气、乙炔气等危化品区域严禁使用手机。

l本岗位存在高温、噪声职业危害因素,工作中应遵循职业卫生通则相关规定条款。

6.7.5.3设备停车后的作业安全要求

l检修、清扫设备时,严禁开机作业,应提前填写生产联系确认台帐和设备摘挂牌记录。

l下班前,清扫周边地面卫生,填写交接班记录。

l接班人员未按时到达交接现场的,交班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岗位,等待接班人员到岗后交接完毕本班全部情况后方可下班,不得遗漏隐瞒安全隐患。

6.7.6岗位应急要求

6.7.6.1发生机械伤害或物体打击时,首先紧急停车,切断设备电源,待机械停止运转后,再对伤者进行包扎、止血等处理,防止感染。异物插入身体情况时,不可轻意拔出,应简单固定,送医院处理。伤及动脉造成出血时,要采用指压止血法,压住伤口的近心端动脉,要用皮带、布条扎紧,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钟。

6.7.6.2发生设备漏电时,应立即关闭设备配电柜电源;如发生人员触电,不得用肢体接触触电者,首先应关闭电源,来不及关闭时,应使用绝缘物体将带电物挑开。如果触电者呼吸困难、稀少,或发生痉挛呼吸心脏停止,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挤压。

6.7.6.3设备区域发生火险时,应立即停机断电,使用周边的灭火器进行灭火,并同时报告作业区当班组长;处置无效时立即撤离现场,按现场指示标识疏散到工厂大门处集合。

6.8天车司机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6.8.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棒线作业区高线区天车司机兼堆垛装车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

6.8.2岗位安全作业职责

6.8.2.1负责本岗位日常事故隐患自我排查治理,包括班前、班中、班后的排查和处置。

6.8.2.2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三规两制”,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6.8.2.3进入岗位前要对环境、设备设施等进行安全检查、确认工作,落实自保、互保、联保要求,做到“四不伤害”。

6.8.2.4负责对本岗位钢丝绳、制动器、限位、缓冲装置、防脱装置等安全设施完好有效,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及时报告组长。

6.8.2.5杜绝违章作业,遇事故发生,必须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尽可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发展和损失扩大,并及时上报组长。

6.8.3岗位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

作业活动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

可能造成的

事故/伤害

可能伤害的

对象

堆垛装车作业

滑线漏电、用金属物、湿手或戴湿手套操作设备带电部位,线路绝缘老化,油污或水进入操作按钮盒造成漏电伤人。

触电

操作人员

天车吊运备件过程中地面人员站在下方指挥错误,起吊前未鸣铃示警,吊物捆绑不牢棱角未垫好斜吊、斜拉,天车司机操作失误,操作室玻璃灰尘大,作业区域有人员误入,天车及道轨上掉落物件,拉货司机站位不当、未下车或突然上车等造成砸伤、碰伤、挤压。

起重伤害

操作人员和周边人员

起重机械安全联锁缺失或失效,道轨、吊梁、吊具、吊钩及防脱落装置裂纹或断裂引发起重伤害。

起重伤害

操作人员和周边人员

堆垛装车作业

堆垛时未在盘卷下放置支撑块,支撑块未支正、支牢造成盘卷滚落伤人。

坍塌

操作人员和周边人员

点检、检修

电气设备漏电、绝缘损坏,接线头裸露、接线板和导线绝缘损坏造成漏电伤人。

触电

操作人员

在天车上动火作业操作失误引起着火、设备漏油未清理有易燃物引发火灾。

火灾

其他爆炸

操作人员和周边人员

作业时未按要求佩戴安全防护用品,天车及道轨上掉落物件,松动的零件从高速运动的部件上抛出,或检修过程中工具跌落,发生物体飞溅击中人员。

起重伤害

物体打击

操作人员和周边人员

设备点检、检修时,违章未停机作业,未放置止轨板,未挂牌确认,安全防护设施不在位失效,身体碰触锋利的部位或绊倒摔伤,或误触动设备运行开关,设备意外运转伤人。

机械伤害

操作人员和周边人员

进出作业现场上下楼梯没有扶好、作业平台踩空、高处作业安全带未系紧或防护缺陷意外滑跌坠落。

高处坠落

操作人员和周边人员

设备清扫

保养

设备清扫保养时,违章未停机作业,或误触动设备运行开关,设备意外运转伤人。

机械伤害

操作人员

设备清扫

保养

清扫铁屑、氧化渣时,未佩戴手套,手接触锋利的部位造成划伤、碰伤。

其他伤害

操作人员

职业危害

在工作现场人体内蓄热过量超过体温调节能力,引发高温中暑

职业病

操作人员

机械转动产生噪声超标未佩戴防护耳塞,导致听力损失。

职业病

操作人员

6.8.4劳动防护用品穿戴要求

6.8.4.1作业人员接班前应穿戴齐全劳保防护用品。工作服穿戴要求三紧:领口紧、袖口紧、下摆紧;戴安全帽要求必须系带子,帽内衬垫不能过低;工作鞋要求“防砸、防滑、绝缘”,鞋带必须系牢,后跟部位要提好,不准拖拉。

6.8.4.2长发或辫子要盘在安全帽内。

6.8.4.3严禁戴手套打大锤作业。

6.8.5作业安全要求

6.8.5.1作业前安全操作准备

l作业人员必须经国家有关部门组织培训,取得天车司机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

l查看前一班次的交接班记录、生产联系确认记录和设备摘挂牌记录,检查设备周围有无影响操作的障碍物及人员,安全防护罩是否在位、齐全,电气箱柜及其线路是否完好,柜门是否关闭,所用工器具是否安全有效。开车前必须认真检查机械、电气设备设施,安全防护装置(控制器、制动器、限位器、电铃、紧急开关等)是否灵敏、完好、可靠;大小车通道、天车路线上有无行人或障碍物等。检查时不得用身体或其他物件接触转动部位。

l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当班组长。

l岗位人员应熟练掌握使用灭火装置和灭火器。

6.8.5.2作业过程安全操作要求

l检修或检查作业时应在规定的安全走道、专用站台上行走,严禁手扶小车道轨和天车带电导体。

l驾驶室安全门与走梯平台防护门错位时,严禁攀爬栏杆强行登车。

l启动前必须鸣铃示警,点动试车。起吊物品时,不可猛力起吊,应先慢走绳,待钢丝绳受力后再起吊移动。

l天车作业时,外端梁上严禁站立或停留,防止挤伤。

l天车在吊运时,不准同时启动主钩、大车和小车开关,不允许更换天车司机和上下车。

l操作过程中,只听专人发出的指令进行工作,但对任何人发出的停车信号都必须执行,不得违反。

l工作完毕,必须将天车停在规定位置,升起主、副钩,小车停在驾驶室对应的位置。手柄打到零位,切断电源。

l电磁吸盘或抓斗、料箱等取物装置,应降落至地面或停放在平台上,不允许长时间悬吊。

l在执行以上操作同时,也必须遵守天车安全操作“十不准”、“十不吊”、“十必须”和《电磁吊式天车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l在库区现场查号、点货、发货时,要注意现场环境状况,道路是否通畅,脚下有无盘条,堆垛是否稳固,防止碰伤、扎伤事故发生。

l指挥堆垛或装车时,要主动避让天车,不得站在吊物下方和运行的范围内,并密切注意盘卷下落过程,做到哨声响亮,手势清晰。禁止手拿铁钩或用铁具在磁铁周围或下方操作,以防挤手。

l盘卷落垛时,指挥摆放时要整齐;垛位周围有人或障碍物时,不得落垛。

l盘卷摆放倾斜、不稳时,要重新摆放,防止盘卷滚落。

l装车时要监督汽车司机离开驾驶室,防止发生事故。

l发货时应监督车辆不准占用大门口,进入厂房司机必须戴好安全帽。

l及时清理垛间及现场杂物,防止绊倒伤人。严禁在垛间休息、闲坐。

l本岗位存在高温、噪声职业危害因素,工作中应遵循职业卫生通则相关规定条款。

6.8.5.3设备停车后的作业安全要求

l检修、清扫设备时,严禁开机作业,应提前填写生产联系确认台帐和设备摘挂牌记录。

l下班前,清扫周边地面卫生,填写交接班记录。

l接班人员未按时到达交接现场的,交班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岗位,等待接班人员到岗后交接完毕本班全部情况后方可下班,不得遗漏隐瞒安全隐患。

6.8.6岗位应急要求

6.8.6.1桥式起重机发生跳闸、停电、失控时,电磁铁停电保磁系统提供的停电保磁时间为最少不低于15分钟,当吸吊物料发生故障时必须在此时间内将被吸物置于指定位置或将故障处理完。有重要设备的区域,作业区要制作电磁吊应急下放装置平台,当电磁吊在该区域发生故障时,使物料应急下放到平台上,避免损坏设备。

6.8.6.2发生机械伤害或物体打击时,首先紧急停车,切断设备电源,待机械停止运转后,再对伤者进行包扎、止血等处理,防止感染。异物插入身体情况时,不可轻意拔出,应简单固定,送医院处理。伤及动脉造成出血时,要采用指压止血法,压住伤口的近心端动脉,要用皮带、布条扎紧,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钟。

6.8.6.3发生高处坠落时,首先看其是否清醒,能否自主活动,若人员轻伤,现场人员应采取防止受伤人员失血、休克、昏迷等救护措施,并将受伤人员脱离危险地段。若能站起来或移动身体,则要让其躺下用担架抬送,因为某些内脏伤害,当时可能感觉不明显;检查伤者情况时,不要乱晃动;若有骨折,不要盲目搬运伤者,医院。这样极容易拉脱伤者脊椎,造成永久性伤害。

6.8.6.4发生设备漏电时,应立即关闭设备配电柜电源;如发生人员触电,不得用肢体接触触电者,首先应关闭电源,来不及关闭时,应使用绝缘物体将带电物挑开。如果触电者呼吸困难、稀少,或发生痉挛呼吸心脏停止,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挤压。

6.8.6.5设备区域发生火险时,应立即停机断电,使用周边的灭火器进行灭火,并同时报告作业区当班组长;处置无效时立即撤离现场,按现场指示标识疏散到工厂大门处集合。

6.9库区看管/成品库工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6.9.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棒线作业区高线区库区看管/成品库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

6.9.2岗位安全作业职责

6.9.2.1负责本岗位日常事故隐患自我排查治理,包括班前、班中、班后的排查和处置。

6.9.2.2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三规两制”,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6.9.2.3进入岗位前要对现场环境等进行安全检查、确认工作,对发现的安全问题及安全隐患要及时处理,不能整改的,要制定措施,做到“四不伤害”。

6.9.2.4确保本岗位盖板、栏杆等安全设施和职业病防护设施完好有效,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及时报告。

6.9.2.5杜绝违章作业,遇事故发生,必须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尽可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发展和损失扩大,并及时上报组长。

6.9.3岗位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

作业活动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

可能造成的

事故/伤害

可能伤害的

对象

库区作业

天车吊运盘卷过程中站在天车下方或周围不安全区域,指挥天车未吹哨,吊物捆绑不牢棱角未垫好斜吊、斜拉,天车作业过程中所吊运物体出现摆动,天车司机操作失误,天车吊运时所使用的吊梁吊具不符合安全要求,天车司机与地面指挥人员配合不当,天车及道轨上掉落物件,拉货司机站位不当、未下车或突然上车等造成起重伤害。

起重伤害

操作人员和周边人员

作业时未按要求佩戴安全防护用品,松动的零件从高速运动的部件上抛出,或检修过程中工具跌落,发生物体飞溅击中人员。

物体打击

操作人员和周边人员

盘卷下放置的支撑块未支正、支牢造成盘卷滚落伤人。

坍塌

操作人员和周边人员

进出作业现场上下楼梯没有扶好、作业平台踩空、高处作业安全带未系紧或防护缺陷意外滑跌坠落。

高处坠落

操作人员和周边人员

设备清扫

保养

设备清扫保养时,违章未停机作业,或误触动设备运行开关,设备意外运转伤人。

机械伤害

操作人员

清扫铁屑、氧化渣时,未佩戴手套,手接触锋利的部位造成划伤、碰伤。

其他伤害

操作人员

职业危害

在工作现场人体内蓄热过量超过体温调节能力,引发高温中暑

职业病

操作人员

机械转动产生噪声超标未佩戴防护耳塞,导致听力损失。

职业病

操作人员

6.9.4劳动防护用品穿戴要求

6.9.4.1作业人员接班前应穿戴齐全劳保防护用品。工作服穿戴要求三紧:领口紧、袖口紧、下摆紧;戴安全帽要求必须系带子,帽内衬垫不能过低;工作鞋要求“防砸、防滑、绝缘”,鞋带必须系牢,后跟部位要提好,不准拖拉。

6.9.4.2长发或辫子要盘在安全帽内。

6.9.4.3长时间在精整区作业应佩戴防护耳塞。

6.9.5作业安全要求

6.9.5.1作业前安全操作准备

l作业人员必须经安全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l首先查看前一班次的交接班记录、生产联系确认记录和设备摘挂牌记录,检查设备周围有无影响操作的障碍物及人员,安全防护罩是否在位、齐全,电气箱柜及其线路是否完好,柜门是否关闭,所用工器具是否安全有效。检查时不得用身体或其他物件接触转动部位。

l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当班组长。

l岗位人员应熟练掌握使用灭火装置和灭火器。

6.9.5.2作业过程安全操作要求

l在库区查号、点货、发货时要随时注意现场状况,道路是否通畅、脚下有无盘条杂物、堆垛是否稳固,防止扎伤、碰伤。

l主动避让天车,不得站在吊物下方及运行范围内,并随时观察吊物升降情况。

l查验提货车辆时要注意车辆运行情况,站在安全位置指挥车辆按序排队装车,严禁超载。监护提货人员戴好安全帽,装车时监督提货司机离开驾驶室。

l本岗位存在高温职业危害因素,工作中应遵循职业卫生通则相关规定条款。

6.9.5.3设备停车后的作业安全要求

l检修、清扫设备时,严禁开机作业,应提前填写生产联系确认台帐和设备摘挂牌记录。

l下班前,清扫周边地面卫生,填写交接班记录。

l接班人员未按时到达交接现场的,交班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岗位,等待接班人员到岗后交接完毕本班全部情况后方可下班,不得遗漏隐瞒安全隐患。

6.9.6岗位应急要求

6.9.6.1发生机械伤害或物体打击时,首先紧急停车,切断设备电源,待机械停止运转后,再对伤者进行包扎、止血等处理,防止感染。异物插入身体情况时,不可轻意拔出,应简单固定,送医院处理。伤及动脉造成出血时,要采用指压止血法,压住伤口的近心端动脉,要用皮带、布条扎紧,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钟。

6.9.6.2发生设备漏电时,应立即关闭设备配电柜电源;如发生人员触电,不得用肢体接触触电者,首先应关闭电源,来不及关闭时,应使用绝缘物体将带电物挑开。如果触电者呼吸困难、稀少,或发生痉挛呼吸心脏停止,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挤压。

6.9.6.3设备区域发生火险时,应立即停机断电,使用周边的灭火器进行灭火,并同时报告作业区当班组长;处置无效时立即撤离现场,按现场指示标识疏散到工厂大门处集合。

6.10液压金属打包机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l作业前要穿戴好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安全帽系好下颌带,工作服系好衣扣,做到领口、下摆、袖口三紧。

l进入打包现场前要注意安全环境,防止地面废钢绊倒伤人,反弹伤人、堆放不稳滑落伤人。

l指挥天车应站在天车吊运物品相反方向的位置,并与天车司机密切配合,吹哨、打手势,并全过程监护至指定地点。

l装料前各缸必须泄压完全,开门盖时要把其他液压缸泄压完全。

l机器在运转和挤压过程中,不得进行修理或用手接触运动部位,严禁将手、脚等身体部位放于机身以及机器可运作的空间内。严禁运行中清理物料、擦拭机器,当物料掉入机内影响运行时应立即停机处理。

l开机后人不准离开机器,只能有一人在操作台控制机器进行压块作业。俩人或多人同时作业时应分工明确,配合要默契,严防工作混乱发生意外。

l打包时严格按照操作顺序进行作业,被打包材料严禁超过设备规程规定的规格范围;严禁打包已被淬硬钢材(含脆性材料)及灌装过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严禁超出外部行程标尺允许范围;严禁油缸长时间处于高压状态(压力表指示20MPa时)。

l当机器出现较严重的漏油或在工作中发生其他不正常现象时,应立即停车,分析原因并排除故障,不得强行带病运转。

l机器停止工作后,如需进入料箱内清理杂物或检修进入箱体内作业时,必须将该设备拉闸断电,设专人看护挂好安全链条并将门盖固定牢靠,防止门盖因液压缸卸压或自重下落。

l使用结束后,应把盖子盖上,防止人员挤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线安全操作规程精整组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