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盼已久的暑假就要到了,孩子们现在已经是一副放飞自我脸了吧!虽然要放假了,但是安全不可放假!老师一定要提醒孩子们:在享受假期的同时,千万不要忽视安全防护!
今天给大家准备了一份安全攻略,包含用电、用火、饮食、交通、游泳、上网等方面,给老师、家长和孩子们。再次提醒:暑假安全千万要重视。
下面这个视频就涵盖了暑期可能会出现的各种安全隐患。希望看到的老师和家长能够认真观看,提高孩子的暑期安全意识。
一、用电安全1.要在家长的指导下逐步学会使用家用电器。
2.不要乱动、乱接电线、灯头、插座等。
3.不要在标有“高压危险”的地方玩耍。
二、用火安全1.不玩火,不携带火种,发现火灾不得逞能上前灭火,要及时报告大人或报警。
2.家长不在家时,不使用煤气、液化气灶具等。
3.燃放烟花爆竹时一定要注意安全,最好做到不放或在家长的指导下燃放。
三、饮食安全1.自觉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2.购买有包装的食品时,要看清商标、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三无”食品、过期食品一定不要购买食用。
3.生吃瓜果要注意洗干净后才可食用,不吃腐烂、变质的瓜果。严禁吸烟、喝酒。
4.不暴饮暴食,防止消化不良。
四、交通安全1.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在马路上跑闹、玩耍。
2.横穿马路要走斑马线、人行天桥等,不得随意横穿。
3.不得在马路中央骑自行车。
4.遵守公共秩序,排队等车,车未停稳不得靠近车辆,上下车时不拥挤。
5.文明乘车,乘车时要系好安全带或抓牢扶手。
五、游泳安全1.不私自下水游泳。
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六、上网安全1.上网时不把个人和家庭信息告诉他人。
2.保护自己的密码口令安全,不告诉他人。
3.聊天交友要谨慎,不与网友见面。
4.上网要有节制,文明健康上网。
还有三点,孩子们也要特别注意哦~
防暴雨雷电1.暴雨来临前,请不要让孩子出门,务必待在室内,直至暴雨结束。
2.如在室外突遇暴雨,请就近找一地势较高的牢固建筑物躲避,
3.如遇路面严重积水,请不要贸然涉水。
4.夏季暴雨常伴随雷电,注意防雷。提醒孩子尽量呆在安全的建筑物中,保持身体干燥;不要站在树下、电线杆下,远离门窗;切勿在室外使用手机。
防台风1.台风来临时,关紧门窗,请待在室内,不宜外出。
2.提醒孩子不要在移动房屋、危房、简易棚、铁皮屋、临时建筑、在建工程避风;不能靠在围墙、市*公用设施(如路灯)、吊机、施工电梯、脚手架、电线杆、高压线、树木、广告牌、铁塔等旁避风,以免被台风刮倒引致人员伤亡。
3.提醒孩子如路上看到被吹断的电线,千万不能去触摸。及时报警或通知电力抢修人员
4.请将置于阳台外墙上、房顶上的花盆、杂物等转移至安全地带,以免被大风吹落造成伤人事故。
防通信诈骗1.凡是遇到要求汇款、转账、登记个人信息时,务必保持冷静,及时与家人、亲友或当事人商量、当面或电话核对,做到“不听、不信、不转账、不汇款”,在必要时可直接拨打或向银行工作人员当面咨询。
2.假如被骗转账,可立即用输错对方密码的方式临时冻结骗子账户再寻求公安机关、银行帮助。具体做法:拨打客服作业或登录网上银行,输入骗子账号,故意输错3次密码,该账户手机银行及网上银行转账业务会暂时冻结,随后立即报警。
出现下列安全事件,怎么办?一、中暑了,怎么办?
专家指出,按病情的程度和表现特点,中暑一般可分为三类。
一是先兆中暑:表现为口渴、头晕、耳鸣、胸闷、心悸、四肢无力等症状。出汗但不多,体温可略有升高,发热可能在37.5℃左右。这个时候要及时离开高热环境,经短时间休息后症状即可消失。
二是轻症中暑:既有先兆中暑症状,同时又表现为面色发红、皮肤灼热等现象,并伴有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等症状。发热往往达38.5℃。这个时候,首先要做的是迅速撤离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并多饮用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料。还可以在额部、颞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如果出现血压降低、虚脱时应立即平卧,医院静脉滴注盐水。
三是重度中暑:大多数情况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昏迷。此前常有头痛、麻木与刺痛、眩晕、烦躁或精神错乱、肢体抽搐等,皮肤灼热而绯红,体温常在40℃以上。这个时候,请迅速撤离高温环境,医院救治。
二、溺水了,怎么办?
如何施救?
在加强预防的同时,家长及监护人也要掌握相关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意外发生后,救人刻不容缓,以下6点要知道!
1、迅速救上岸
最好从背部将落水者头部托起,或从上面拉起其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然后将其拖上岸。
2、清除口鼻堵塞物
让溺水者头朝下,撬开其牙齿,用手指清除口腔和鼻腔内杂物。
3、倒出呼吸道内积水
救人者半跪,顶住溺水者的腹部,让溺水者头朝下,拍背。
4、人工呼吸
对呼吸及心跳微弱或心跳刚刚停止的溺水者,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同时做胸外心脏按压。
5、吸氧
现场有医疗条件,可对溺水者注射强心药物及吸氧。条件不足的,用手按压或针刺溺水者的人中等穴位。
6、脱下外套
如果溺水者身上穿着外套,要尽早脱下,湿漉漉的外套会带走身体热能,产生低温伤害。
三、打雷了,怎么办?
雷电会造成哪些伤害?
雷电对人体的伤害,有电流的直接作用和超压或动力作用,以及高温作用。当人遭受雷电击的一瞬间,电流迅速通过人体,重者可导致心跳、呼吸停止,脑组织缺氧而死亡。另外,雷击时产生的火花,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皮肤烧灼伤。
雷雨天在室内做好哪些预防措施?
1、关好门窗,防止球形雷蹿入室内造成危害。
2、不要看电视、上网,应拔掉电话线、电视天线以及音响、空调机等一切可能将雷击引入室内的电源插头。
3、打雷时,不要靠在墙壁边、门窗边、阳台,坐在房间正中央最为安全,但不要停留在电灯正下方,以免在打雷时产生感应电而发生意外。
4、不要靠近室内金属设备,如暖气管道、自来水管、钢柱等,以防雷电电流经它们蹿入人体。因为避雷针只能保护建筑物,对从电线、电话线、金属管线等侵入的雷电无能为力。
5、不要穿湿的衣服和拖鞋。
6、尽量不要接听和拨打手机,固定电话也应避免在雷击时使用。如果是在有避雷针的建筑物内,有电磁屏蔽,可以在室内使用无绳电话或手机。
7、雷雨天气时不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或者其他淋浴设备洗澡。因为雷电有可能会沿着水流袭来。及时关掉煤气,并时刻注意煤气是否泄漏。
四、面对蚊虫和病*,怎么办?
夏季是一些传染病的高发阶段,由于蚊虫过多也增加了传染渠道。从手足口、诺如到寨卡……这些都会影响孩子们的健康。不过,每种传染病都有它的特点和传播途径,掌握好方法也可以有效预防!
1、蚊子可传播哪些传染病?
蚊子可传播疟疾、乙脑、*热病、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寨卡病*病等多种疾病,其中寨卡病*病主要是由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
2、如何使用驱蚊剂?
将驱蚊剂喷、涂抹在头部、四肢等裸露皮肤处,特别是耳后、颈部等部位,要避免药物进入眼睛和嘴里。一般室外环境间隔2-4个小时涂抹一次驱蚊剂。
3、蚊虫叮咬后如何处理?
一般蚊虫叮咬的处理主要是止痒,可外涂清凉油、风油精等止痒、抗炎。如果发生局部肿胀、感染,及发热、皮疹等症状,医院就诊。
4、外出旅行如何避免蚊虫叮咬?
外出旅行特别是有寨卡病*病、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和*热病流行的地区旅行,应避免蚊虫叮咬而感染。要穿浅颜色的长袖衣裳和长裤,裸露皮肤涂抹驱蚊剂,特别是耳后、颈部等部位;有条件可穿戴应用菊酯类杀虫剂处理过(如浸泡)的长袖衣裳、长裤和袜子,可更有效保护。
以上就是整理的暑期安全注意事项,
特别是外出游玩和游泳时,
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安全,
也不要让孩子一个人待在家。
暑期安全很有必要重视,
一起为孩子们的暑期保驾护航!
综合:中国教育在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