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及日常意外事故处理培训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健康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前提,也是幼儿的幸福之源。
马鹏
龙岗街道中心
幼儿园保健主任
年3月31日下午,名门幼儿园很荣幸邀请到了深圳市龙岗区教育督导室督学马鹏医生莅临我园为全体教职工开展了“心肺复苏急救及日常意外事故的处理”培训工作。
01
讲解急救知识
02
心肺复苏急救知识
马鹏医生向大家讲解心肺复苏相关知识。
心肺复苏流程图(左右滑动查看)
任何急救之前,都要确保环境安全!
瞧!老师们都在认真记笔记呢。
实操演练
马鹏医生现场演示心肺复苏的具体操作流程,强调了在操作中应注意的要点。
#教师现场演练
胸部按压:右手在上,左手在下,掌根向下用力。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三点成一条直线,利用肩、肘、腕的压力同时压向患者的胸部。
梦想:人人都会CPR,处处都有AED!
03
日常意外事故的处理措施
1.气管异物吸入(堵塞)
预防:幼儿不可躺在床上吃东西或边跑边吃,进餐时严禁嬉笑、哭闹;不将危险物品放入口中,防误吞。
急救方法:①拍背法:幼儿趴在救护者膝盖,头朝下,托其胸,拍其背部,使幼儿咯出异物。
②催吐法:用手指伸进口腔,刺激舌根部催吐,适用于较靠近喉部的气管异物。
③拍挤胃部法:救护者抱住患儿腰部,用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顶压其上腹部,用力向后上方挤压,压后放松,重复而有节奏地进行,以形成冲击气流,把异物冲出。鼓励孩子咳嗽。
2.高热惊厥及癫痫发作
高热惊瘚及癲痫发作主要症状:在发病之前,多有先兆症状,如发热呕吐、烦躁不安、睡眠不沉、牙关紧闭、四肢抽搐、眼珠斜视、撕发打头等。(高热惊伴有发热表现,癫痫发作一般不伴有发热表现。)
紧急处理:发作时切勿惊慌,保持室内安静,避免刺激。先将患儿平卧,头侧卧,解松衣领。头向后仰,吸出咽喉分泌物,以防室息。再用纱布块包住压舌板等物品放置于上下臼齿之间,以防咬伤舌头。
3.烫伤
处理措施:立即脱离热源,用冷水冲淋10分钟以上(建议30分钟以上),直到没有疼痛感,并立即就医。若皮肤出现水疱,不能自行挑破,不可直接撕拉衣物,以防止造成二次伤害。
4.鼻出血
处理措施:当幼儿出现自发性或伤害性鼻出血时,应先安抚幼儿情绪,并用大拇指及食指轻捏幼儿鼻子,并让幼儿适当向前倾,切不可向后仰,以防鼻血流入气管引起窒息。可适当冰袋冰敷鼻部两侧,收缩鼻部血管达到止血效果,若流鼻血超过15分钟应立即就医,幼儿流鼻血后2-3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
5.触电
处理措施:应迅速切断电源,可选择厚而干的衣物或干毛巾等缠绕在木棒上脱离电源,并尽快检查幼儿心跳呼吸等状态,紧急措施下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立即就医。错误做法:去拉拽触电的孩子或电线。
6.骨折或脱位
处理措施:当不能判断幼儿是骨折或脱位情况下,可让幼儿患处适当运动,来达到判断是否局部受限,当幼儿患处出现肿胀、局部畸形、活动受限,面部呈现痛苦表情,可先进行冰敷,可减轻患处部位疼痛,并根据骨折部位用医院进一步处理。
7.动物咬伤
处理措施:不慎被动物咬伤时,应立即选用肥皂水彻底清洗患处(15分钟以上)以减少感染风险,并立即就医做好相关疫苗接种。
8.中暑
处理措施:当幼儿出现口干口渴、尿少、虚弱乏力、肌肉痉挛、恶心呕吐、头痛头晕、意识不清等情况,应立即解除病因,转移至阴凉处,给予降温处理,必要时给予电解质液体,例如饮料、果汁等。
04
园长总结
健康成长快乐学习幸福生活
通过此次培训,全体教职工们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的宝贵以及掌握急救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既提升了自身在面对突发情况的应急救护能力,也学会了用科学的方法和技能保障每一位幼儿的生命安全,愿我们能用所学习急救知识,帮助更多的人,也愿我们永远用不到这项技能!
图文排版:胡仪
文字编辑:陈丹
审核人:龚小燕、杨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