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到了,“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一段时间,而且空气湿度较大,极易引起人们身体不适,尤其是长时间待在户外的人员。奋战在一线的工友们一定要注意防暑防暑降温哦!我们可以通过认识它、了解它来彻底的避免它。
“三伏天”你知道多少
summer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处暑之中,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所谓的"伏天儿",就是指农历"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可以这样理解:"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但是三伏天之所以称之为"伏",是因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内。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间。
年“三伏天”时间表
1
初伏:公历年7月16日(农历五月廿五)——年7月25日(农历六月初五)
2
中伏:公历年7月26日(农历六月初六)——年8月14日(农历六月廿五)
3
末伏:公历年8月15日(农历六月廿六)——年8月24日(农历七月初六)
01
02
03
防暑课堂开课啦
中暑原因:
当机体不能够适应和耐受环境高温(大于32摄氏度)、湿度较大(大于60%)和无风状态时,体内产生的热量多于散发的热量,从而发生热量积蓄体温上升,进而发生中暑。
中暑症状:
先兆中暑:暴露于高温环境时,出现大汗、四肢无力、头晕、口渴、头疼、注意力不集中、眼花耳鸣动,作不协调等。伴或不伴体温升高,若脱离高温环境,转移到阴凉的地方,及时通风降温,补充冷盐水,短时间就可以恢复。
轻度中暑:先兆中暑症状持续加重,体温上升到38摄氏度以上,并且出现皮肤灼热面色潮红或脱水。如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症状,采用和先兆*府相同的处理方式,数小时内可恢复。
重度中暑:以上症状如不及时干预,可逐渐发展为昏迷半四肢抽搐,严重时可产生多器官功能衰竭。
防暑降温工程机械车间这么做
工程机械车间主要承修D10T履带式推土机、24M平路机等工程设备,坑下作业频率较高,矿坑像一个巨大的不规则凹面镜,既容易积聚热量也不利于通风散热,因此露天矿比外面气温高,车间防暑降温工作更严峻。随着气温不断攀升,坚守在各一线岗位的员工面临着夏季入伏前的高“烤”。为切实保障员工身心健康和工作安全。对此车间制定了相应的防暑降温措施,避免人员中暑发生:
车间召开了全体职工大会,根据车间具体工作需求,讨论分析后制定了灵活有效的错峰作业计划。调节工作时间和顺序,将室外高温作业尽量排后,高温时不进行户外作业,尤其是坑下作业,最大程度的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长时间户外作业。
车间为职工准备了多样的防暑物资,在车间活动区设置力防暑物资专区。在冰柜里为职工准备了充足的雪糕、冰棒等“防暑神器”,不定时的为各个班组和管辅人员分发西瓜或其他消暑水果;为坑下作业准备足够瓶装饮用水,方便大量出汗后及时补充体内散失水分。各种防暑物资全部不间断供应,及时补充。确保职工随时能够“清凉一夏”。
为了一线职工的一切
为了应对特殊情况下因职工体质因素或是情绪导致中暑的发生,车间提前准备一些如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的防暑解暑的药品,以备职工在中暑的最短时间有所缓解。
为了把防暑降温工作落到实处,每个班组都利用班前会时间传达车间的防暑理念,组织员工学习,了解怎样避免中暑和中暑后的治疗方法,增强员工防暑避暑意识。
图|班组学习防暑避暑知识
根据不同的工作任务调整了作业时间,班前会前先安排进行户外作业,户外温度升高后再回到车间开班前会和完成室内作业;午休后正值一天中温度最高的时段,先进行车间作业,待户外温度开始下降时再外出作业;对于身体不适的职工不安排户外作业,防止引起中暑现象。
进行户外作业时必须带充足的瓶装饮用水和冰棍等防暑物品,做到及时消暑。
防暑行动ing
summer
车间制定和实施正确有效的防暑办法,在入伏以来有效减少了高温时户外的作业时间,通过配备丰富的防暑物资车间彻底杜绝了作业人员中暑现象。车间将继续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制定合理的防暑办法、采取有效的防暑措施,做好一线职工的后勤保障工作,争取保证每一位职工的健康,提高职工在车间工作的幸福感、安全感、归属感。
防暑工作,我们一直在行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