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中暑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走着走着,人突然不见了
TUhjnbcbe - 2021/8/16 3:29:00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地下空间被广泛开发利用,导致地面塌陷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地面坍塌,它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事发前有哪些征兆呢?当地面塌陷发生时,我们可以采取哪些自救办法和防护措施?

▲遇到地面塌陷怎么办?!快收好这份急救手册

什么是地面坍塌?

地面坍塌是指地表岩、土体受自然因素作用或人类工程活动影响向下塌落,并在地面形成坍塌坑(洞)而造成灾害的一种现象或过程。

引发地面坍塌的原因有哪些?

自然因素

人为作用

除上述原因外

地下工程施工不当也是造成地面坍塌的原因之一

地面塌陷有哪些预兆?

地面裂缝

出现环状、放射状、平行交错状等形状的裂缝。

地面下陷

地面出现下凹,有不明原因积水。

建筑变形

建筑墙角开裂、墙体倾斜、地基下陷等现象。

有空洞声

地面踩踏有空洞声,车辆驶过地下传来明显的震动感或空洞声。

管线渗漏

地面渗水、冒水,或燃气等气体渗漏。

水位骤变

水井、沟渠、池塘、监测孔等水位骤然升、降,水色突然浑浊,水面冒泡等。

如何预防地面坍塌?

NO.1

管道隐患排查

管道隐患的排查包括对供水、排水及供热等其他液体自流或压力管道的排查。

NO.2

加强对工程勘察的要求

地下工程施工前,要尽可能进行严格精细的工程勘察,对工程区域内的地质地层、水文、溶洞等情况也要摸清楚。

NO.3

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道路施工要注意路基填料的控制、地基处理等规范正确,管道施工除了注意管道质量、接口施工质量,更要注意沟槽、回填的处理。

地下工程施工要尤其注意对支护结构、基坑边坡、盾构隧洞等进行有效的监测,对于可能发生危险的情况进行控制。

当地面坍塌发生时

可以采取哪些自救和防护措施

将损失降到最低呢?

自救

如果不幸被埋,要设法移动身边可动之物,扩大生存空间,并进行加固,以防不稳定结构再次坍塌。

如果有条件要因地制宜,及时镇定采取自救措施。

如果部分肢体被埋压但双手可以活动:

首先要用手清除头部、胸部的杂物,用手在头、胸部掏出一定的空间,保障呼吸畅通;

再尽可能及时用身边可用的砖石、木棍或其它坚硬物品,建立起一个支撑体,稳定生存空间,防止进一步塌落。

需要注意的是,被压埋后,要特别注意保存体力,保持清醒,不要盲目呼救,要用砖、铁管等物敲打管道或墙壁。在确定上方有人时,再大声呼救。

如果废墟内有生存空间,身体能够自行活动:

应尽力朝着有光的地方移动。如果受伤,可从衣物上撕下布条及时进行包扎,避免失血过多。

如果多人同时被埋压,要互相鼓励,团结协作,共同商定自救计划并采取行动。

互救

1.先易后难——先救埋压较浅,容易救出的轻伤人员。

2.先近后远——先救离自己最近的被压埋者。

3.先多后少——先救压埋人员多的地方,如学校、医院、旅馆、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

4.营救中要首先使伤者头部暴露出来,并迅速清除口鼻内尘土,保持呼吸道畅通防止窒息,之后再刨挖伤者身体其他部位。

5.营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在使用锹、镐等工具时不要伤及被埋人员,更不要破坏被埋者周围主要的支撑物,防止进一步倒塌。

6.对于脊椎损伤人员,搬动时切忌生拉硬拽,必须要用门板或硬木板抬出废虚。

7.如被埋压者受伤严重、埋压较深、时间较长,可设法向其尽快输送水、食品和药品,以维持生命,等待专业人员援助。

8.在黑暗、饥渴、窒息环境下掩埋过久的人员,救出后应蒙上眼睛,不可一下子进食太多。若有伤者,医院。

点击以下关键词,查看沙画应急

电梯故障篇

高楼防火篇

用气安全篇

户外郊游篇

防范大风篇

预防中暑篇

预防溺水篇

预防触电篇

出行安全篇

汛期安全篇

用电安全篇

预防踩踏篇

猜您想看:

这个提醒很重要,快来看!

疫情尚未结束,防控切莫大意!

最新!预防新冠肺炎小贴士来啦,快收藏!

警惕性不能降低!防控疫情关键期9个自我防护提醒

本文来源:深圳应急管理、国家应急广播

您觉得这篇文章好看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走着走着,人突然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