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北京半马将盛大开启!今年,医院将作为中国银联北京半程马拉松赛事官方独家指定医疗服务支持商,纳入到市卫计委的统一指挥及领导下,协同急救体系,统一提供医疗保障服务。同时,为应对跑马风险,本次和睦家增加医疗服务站点及AED数量,将赛事医疗保障再升级。
升级一:更多!增设医疗服务站
由于马拉松属于极限运动,因此赛事全程需配备足量的医疗急救服务,以备跑者在任何一个赛程的不时之需。在年和睦家首次牵手北京半马赛事中,和睦家站自赛程10公里起集中设立5个服务站点,每隔2.5公里设置一个。
今年,为加大医疗保障力度,打造无盲区“天网守护”,本次在赛事沿途增设2个医疗服务站点,即共计设置7个和睦家医疗服务站点,位置分别为5公里、7.5公里、10公里、12.5公里、15公里、17.5公里及20公里处,每个站点均配备具有丰富赛事保障经验的医务人员及充足的急救药品,并可为参赛选手提供CPR(心肺复苏术)、紧急创伤处理等专业赛道救援。
升级二:更密!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志愿者增加7成
跑者心脏骤停,可以说是马拉松赛场上对医疗保障最严峻的考验。在年半程马拉松中,和睦家共安排20名受过专业急救培训的和睦家医务人员随身佩戴20台AED(自动体外除颤器)设备,分布在自起点开始到终点冲线后的区域内。
今年,为进一步加大保障力度,AED志愿者人数从20人增至34人。由于半马初级跑者较多、风险较大,医院从过去的马拉松赛事中总结丰富经验,赛前经和睦家护理总监筛选出34名由具备急救能力、应急能力强的专业医护人员,承担AED志愿者的角色。同时,他们也于赛前统一接受专业急救培训,并配合现场考核。
比赛当天,这34名AED志愿者将分配在从起点到终点冲线区后的区域内,但与往年不同的是,自15公里开始直至终点冲线区后的高风险赛段内,AED志愿者由从前的每公里1人变为每公里2人。这些志愿者将以骑行或步行的方式全程在自己被分配到的公里点位范围内进行往返巡视,发现、跟随、劝退并救助出现包括严重中暑、意识模糊或心脏早搏等状况的高危跑者,直至收尾兔通过该站点公里牌处才能结束工作,确保每一位通过此站点的北京半马跑者都能安全奔赴下一站点。
升级三:更专业!心脏中心主任亲自坐镇高危赛段
随着跑马距离的增加,赛程后半部分中,跑者的心肺负荷会愈发明显。因此,在今年北京半马赛道20公里处的和睦家医疗服务站上,医院心脏中心主任王德昭医生将会亲自坐镇,为这段高危赛段上的跑友们提供第一时间的医疗急救服务。
王德昭介绍,马拉松中常见导致心脏骤停等心血管系统意外,通常为突发急性心肌梗死或恶性心律失常,尽管发生概率低,然而一旦出现却十分凶险。如果跑者在比赛中身体突然不适,首先应停止运动,保持舒适放松的姿势休息,同时寻求医务人员帮助;如果心跳突然加速,快而匀齐,可能是发生了室上性心动过速,可以屏住气使劲咳嗽,也许能终止心动过速;如果胸部或其他可疑的部位(后背、上肢、咽部等)的疼痛持续不缓解,则不能排除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最好平卧休息,尽量放松,缓慢地深呼吸并等待救援。
同时,医院著名医生常玲,也会在赛程5公里处的医疗服务站为跑者服务;北京和睦家诊所和家庭医疗的首席医疗官贾伶,会在15公里处的和睦家医疗服务站为跑友护航。大咖医生亲自坐镇守护,让跑友们的步伐更加安心。
升级四:更全面!医师跑团、终点服务区安全守护
今年,有过3年马拉松保障经验,被媒体予以“天使队伍”的称号盛赞的“和睦家医师跑团”继续上线,17名医师跑者与跑者们共同奔跑,作为“流动的医疗站”,在比赛中随时为跑者提供零距离的医疗支持。他们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的急诊科、ICU(重症监护室)、外科等科室的医生,均参与过马拉松赛事,并有着丰富的急救经验。跑者在比赛进程中,如感到有任何不适,可随时向这些医生跑者求助,获取第一时间的紧急处理。在医院赛后终点服务区,还将配备专业医疗团队,为跑友提供医疗服务和救助,并针对肌肉痉挛、皮肤擦伤、足部水泡等情况处理并进行拉伸服务等。
爱健康,爱生活,科学跑,安全跑,中国银联北京半程马拉松,和睦家陪你一起跑起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