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急救手册
1.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跳、呼吸骤停后的抢救。
1.1呼救
遇到危及生命的创伤、疾病或意外伤害时,应尽快拨打急救电话。
1.2心肺复苏实施
心肺复苏:在*金四分钟内抢救伤员,使骤停的心脏恢复跳动,维持大脑的供血供氧。
成人呼吸心脏骤停的急救程序:
(1)评估环境,确保自身安全,做好安全防护方能施救。
(2)判断意识,一拍、二叫、三观察,判断伤员是否失去意识。
一拍:救护员双手同时轻拍伤病员双肩。
二叫:以适量的音量呼叫伤病员的名字。
三观察:观看伤病员脸色是否异常,如脸色苍白、发绀等。
(3)高声呼救,指定一名群众拨打,一名去取急救药箱。
(4)摆放体位,让伤病员平躺、仰卧于平硬处。
(5)判断呼吸、心跳。
(6)胸外心脏按压:对呼吸心跳骤停者,以不小于次/分钟的速度进行
胸外按压30次,深度5cm~6cm。
(7)人工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吹起两次。
2.触电急救
2.1触电类型
触电类型分为单线触电、电弧触电、跨步触电。
人触电以后,会出现神经麻痹,呼吸中断、心脏停止跳动等征象,外表上呈
现昏迷不醒的状态。
2.2急救方法
(1)触电后,首先要切断电源
低压电触电断电方法:做好绝缘保护措施或使用绝缘工具断开电源。
高压电触电断电方法:拉闸断电法。
(2)判断伤员情况,及时拨打,并采取急救措施。
?如果触电者伤势不重、神志清醒,但有些心慌、四肢麻木、全身无力,或触电者曾一度昏迷,但已清醒过来,应让触电者安静休息,注意观察。
?如果触电者伤势较重,己经失去知觉,但心脏跳动和呼吸尚未中断,应让触电者安静地平卧,解开其紧身衣服以利呼吸;保持空气流通,若天气寒冷,则注意保温。严密观察,速医院。
?如果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并拨打急医院。
2.3触电预防
3.包扎止血
3.1少量出血
伤口处理流程:清洗伤口→消*伤口→敷料覆盖伤口→包扎伤口。
?用清水、肥皂水或双氧水把伤口周围冲洗干净,如伤口又沙土应冲洗出来,再用干净纸巾、毛巾擦干
?用创可贴或干净的敷料、领带包扎伤口。
3.2严重出血
救护员戴上防护手套,用干净的敷料、毛巾盖在伤口上,按压伤口。
(1)止血方法包括指压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等。
?指压止血法——若动脉出血,直接按压伤口,同时采取压迫动脉近心端止血。
?加压包扎止血法——若伤口血液渗透敷料,应再加敷料再包扎固定。
?止血带止血法——若四肢大动脉出血,呈喷射状,使用各种止血方法效果不佳时,可以利用止血带止血。
(2)包扎伤口
常用的包扎方法有绷带包扎和三角巾包扎。包扎要求:轻、快、准、牢。
?绷带包扎有四种常用方法:环形包扎法、螺旋包扎法、螺旋反折包扎法、“8”字包扎法。
4.突发骨折急救
当身体骨头受到外力地猛烈撞击、挤压、切割等可致骨折。突发骨折时临时固定,不仅
能减轻伤员疼痛,防止进一步损伤,更有利于搬运,切忌复位。
4.1骨折固定
(1)颈椎骨折固定
伤员平卧:双手牵引头部,上颈托。
伤员坐位:双手夹紧前胸后背,上颈托。
4.2搬运伤员
快速、科学的现场搬运,有利于伤员脱离危险环境,减轻伤残,减少死亡。
(1)担架搬运:最安全的搬运方法。
?专业担架——常用的有折叠担架、折叠铲式担架、漂浮式吊篮担架、脊
柱固定板。
?自制担架——现场急救时可使用毛毯、绳子、衣服、门板等制造担架。
(4)背负法:适用清醒、体重轻的伤病员。
(5)抱持法:适用体重较轻,伤情不重的伤员短距离搬运。
(6)双人拉车法:脊柱骨折患者禁用。
(7)轿杠式搬运:神志不清者慎用。
(8)三人平托法——适用于搬运腰椎、骨盆骨折的伤员。
(9)四人平托法:适用于搬运脊柱骨折伤员。
5.中暑急救
在烈日暴晒或在高温环境下的体力劳动一定时间后,会出现大汗、口渴、乏
力、头晕、胸闷等症状时为中暑先兆。
5.1急救措施
5.2预防方法
(1)室内通风,高温下工作不宜过久;
?将患者移至通风、阴凉的地方。
?宽松患者衣服,安静休息。
?若衣服被汗水湿透,更换衣服。
?用酒精或冷水擦拭身体。
?用冷毛巾或冰袋冰敷前额、腋下、大腿根部。
?不要降温过快,体温降至与正常体温一致即可。
?若意识尚存,可服一些清凉饮料、淡盐水。
?不要一次性补水过多,应每隔半小时补充~毫升淡盐水。
?若患者失去知觉时,掐人中、合谷等穴位,促其苏醒。
?若患者呼吸心脏骤停,立即实施心肺复苏。
(2)穿透气、散热的棉质衣服;
(3)注意及时补水;
(4)随身备有防暑药物;
(5)合理搭配饮食;
(6)睡眠充足、适当运动。
6.火灾逃生
(1)当火灾发生时,如果发现火势并不大,可采取措施立即扑灭,千万不要惊慌失措的乱叫乱窜,置小火于不顾而酿成大火灾。
(2)突遇火灾且无法扑灭时,应沉着镇静,及时报警,并迅速判断危险地与安全地,注意各种安全通道安全标志,决定逃生的办法。
(3)逃生时经过充满烟雾的通道时,要防止烟雾中*和窒息。由于浓烟常在离地面30多厘米处四散,可向头部、身上浇凉水或用湿毛巾,湿棉被,湿毯子等将头、身裹好,低姿势逃生,最好爬出浓烟区。
(4)逃生要走楼道,一般不要乘坐电梯逃生。
(5)如果发现身上已着火,切勿惊跑或用手拍打,因为奔跑或拍打时会形
成风势,加速氧气的补充,促旺火势。此时,应赶紧设法脱掉着火的衣服,或就
地打滚压灭火苗;若能跳进水中或让人向身上浇水,喷灭火剂更有效。
7.地震逃生
7.1在室内
(1)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寻找可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躲避,包括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家具下、内墙墙根、墙角、厕所等开间小的地方。
(2)躲避时应尽量靠近水源处,尽量靠近建筑的外围。
(3)选好躲避处后应蹲下或坐下,脸朝下,额头枕在两臂上。
(4)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地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
(5)保护头颈部,低头,闭眼,用手护住头部及后颈。
7.2在室外
(1)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应双手交叉放在头上,最好用合适的物件罩在头上、不要乱跑,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人多的地方。
(2)远离高大建筑物、大树、街灯、电线电缆等。
(3)避开立交桥这类的结构复杂的构筑物,不要停留在过街天桥、立交桥的上面和下方。
7.3在开动的汽车上
(1)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尽快靠边停车,离开车辆,靠近车辆蹲下。
(2)不要把车停在建筑物下、大树旁、立交桥或者电线电缆下。
(3)不要试图穿越已经损坏的桥梁。
7.4被困在废墟下
(1)保护好头部和鼻子、嘴,以免受伤和让灰土进入呼吸道。
(2)在手能动的情况下,先用手扒掉挤压身体的土石砖块,增大活动空间。
(3)敲击管道或墙壁以便救援人员发现你,可能的话,请使用哨子,在其他方式都不奏效的情况下再选择呼喊——因为喊叫可能吸入大量有害灰尘并消耗体能。
(4)如果四肢或上肢被压住不能动弹,注意保存体力,等待救援。
8.泥石流逃生
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等水源激发的自然灾害,来势凶猛,并携带着巨大的石块,摧毁力极强。
(1)在山谷中一旦遭遇暴雨,要迅速转移到安全的高地,不要在谷底过多的停留。
(2)在山区、半山区活动时注意观察周围环境,如听到异常的声响,看到有石头、泥块频频飞落,表示附近可能有泥石流来袭;如果响声越来越大,泥块、石头等已明显可见,预示泥石流就要来到,要立即丢弃随身重物立即逃生。
(3)逃生时要向泥石流卷来的两侧(横向)跑,例如泥石流由北向南或由南向北,要向东西两个方向跑。
(4)发现泥石流后,要马上朝着与泥石流来袭的方向呈垂直方向的两边山坡上爬,爬得越高越好,绝不能往泥石流的下游走。
(5)发现泥石流后,可躲避在树林密集的地方,因为碎石滚落时遇到树木就会减速,这样伤害就会减小。来不及奔跑时要就地抱住树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