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过后,温度明显升高,炎暑降临,雷雨增多。我市天气即将进入“烧烤模式”,在这个谈“暑”色变的日子里,怎样避免中暑?中暑后如何自救用药呢?
01
什么是中暑?
中暑属于中医的痧症范畴,是由于在高温尤其伴高湿环境下,人体内热量不能及时散发,引起体温调节功能障碍、汗腺分泌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为特征的一种急症。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先兆中暑
在闷热天气时感到全身不适,出现出汗、口渴、乏力、头晕、耳鸣、胸闷、心悸、恶心、注意力不集中,体温正常或稍微升高(不超过38℃)。
?轻症中暑
在先兆中暑的基础上,出现体温升高,一般在38℃以上,开始有面色潮红,后来皮肤及面色苍白、头痛、大量出汗、恶心呕吐、血压偏低和脉搏细数。
?重症中暑
轻症中暑进一步发展,出现神志恍惚、烦躁不安、昏迷、肌肉不自主的抖动、皮肤干燥无汗和体温增高至40℃以上。
02
什么人容易中暑?
老年人、婴幼儿、儿童、精神疾病患者及慢性病患者最易中暑。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在高温天气里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的体育运动,即使是健康的年轻人也可能发生高温中暑,甚至死亡。
在高温环境中,很多因素可以影响体温的自我调节。当空气湿度较高时,会阻止汗液的正常蒸发,从而妨碍身体迅速释放热量。其它可能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肥胖、发热、脱水、心脏病、精神病、血液循环不良、晒伤、处方药及饮酒等。此外,睡眠不足、过度劳累、精神紧张也是中暑的常见诱因。
03
中暑该如何自救?
中暑超过我们通常认为的“热晕了”那么简单,不仅在炎热的夏季,在炎热的环境很长一段时间,可能会导致中暑,甚至危及生命,如果治疗不及时甚至会危及生命。专业医生建议,每个人都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中暑的知识,急救中暑,突发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以确保健康和挽救生命。处理中暑的措施可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1.转移
中暑必然发生在高温的室内或室外环境。如果有中暑病人,高温条件下先将其转移到通风,阴凉的地方,让它平躺,解开衣领,使其呼吸通畅。
?2.降温
迅速降低患者的体温,这是治疗中暑的根本。其方法是:用冷毛巾敷至患者的头部、颈部、腋下和大腿腘窝处等;将患者浸泡于冷水中,同时要不断按摩患者四肢及全身,促进血液循环;冷水擦身加电风扇吹风,这些都是降温的好方法。
?3.按穴
对于轻症中暑者,可用刮痧疗法,并按压内关、风池、足三里穴;昏迷不醒者,用拇指和食指用力捏掐人中穴,按合谷穴。
?4.呼叫
重症中暑要及时拨打“”,医院。
04
治疗中暑的药物
对抗夏季高温中暑,藿香正气水成为很多家庭的必备药,可以用来预防和治疗中暑。但就是这个看似再普通不过的常备药,如果使用不当,后果将不堪设想。
?藿香正气水成分:
制作藿香正气水时,一般是将十味中药(苍术、陈皮、厚朴、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以40%-50%的酒精作溶剂,静置、过滤、灌装。
藿香正气制剂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作用,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临床上,藿香正气制剂常用于胃肠型感冒,中暑的防治。
虽然它不是酒精,酒精浓度却高达40度。因此,酒精过敏者要慎用!老司机们也要注意,喝过藿香正气水后会有酒精短暂停留在口腔内,但经过5-10分钟左右,基本会消散。
藿香正气水+头孢=剧*?
在服用头孢类或甲硝唑等抗菌药物时,即使少量饮酒或饮用含酒精的饮料,都有可能引发头痛、呕吐、心悸、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严重者可能出现呼吸抑制、心肌梗死、休克、急性心力衰竭等症状,这个反应叫双硫仑样反应。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个体差异,同样出现双硫仑反应,每个人的轻重程度不等。有些人的症状很轻,甚至自己都没有察觉,有些人则症状很重。
倘若不慎发生双硫仑样反应,对于轻度反应患者一般可自行消退,不需特殊处理,停用酒精后症状就会减轻或消失;出现严重中*反应时,必须立即就医治疗。
在服用头孢类药物期间,如果需要使用治疗腹痛、腹泻、感冒的药物,可以换成不含有酒精的药物;如果习惯使用藿香正气水,可以换成不含酒精的藿香正气液、藿香正气丸或胶囊。
事实上,预防中暑的药物还有很多,比较便宜且安全的药物,有风油精、清凉油等外用,注意过敏者、婴儿、孕妇应慎用;口服中药有克痢痧胶囊、金银花露,还可以常备金银花、薄荷、藿香、荷叶、菊花等中药饮片泡茶喝。
---END---
投稿:刘坤
编辑:刘亚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