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至,但天气依旧炎热。不仅宝宝身上满身的热痱和永远干不了的发梢让人忧心不已,宝爸宝妈们还得小心提防小儿中暑。如何预防幼儿中暑?小儿中暑的症状和原因有哪些?小儿中暑怎么办?小儿中暑的禁忌有哪些?这些接二连三的问题都是爸爸妈妈们要了解的关于宝宝中暑的小知识。
如何预防1.国家卫计委发布的《公众高温中暑预防与紧急处理指南(版)》指出“婴幼儿和儿童……是高温中暑的高危人群。”宝爸宝妈们首先应该从心理上重视在炎热天气里宝宝的状态。
2.如果当日天气超过32°C,请尽量避免宝宝外出,应该让宝宝在通风良好的室内活动。如果一定要在户外活动,宝宝应避开正午最热的时段,降外出时间尽量定在早晨或旁晚,并且应该带宝宝在阴凉处活动,避免阳光直射。
3.从事户外活动时,应该给宝宝们穿轻薄、宽松和浅色的衣服。坐婴儿车要充分利用遮阳篷,不要让阳光直射宝宝;宝宝自己活动应该戴一顶宽帽檐的遮阳帽,同时每隔20分钟就应该休息一下,多给宝宝喝凉白开,补充水分。
4.炎热天气里宝宝更注意营养均衡,饮食尽量清淡,少有少脂,少吃零食。不易消化的食物会给身体带来额外的负担,同时摄取足够的热量,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钙。多吃水果蔬菜。保证充足的睡眠。夜间宝宝睡觉时避免电风扇或空调直吹。
5.宝爸宝妈们一定要注意,不要单独把宝宝留在车里,那样做非常危险。
除了以上几种,小五再给宝爸宝妈们推荐一种能激发儿童机体的自我防御力的方法——五指生小儿推拿。
借助传统中医养生理念,以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原则,通过中医传统手法作用小儿体表某些特定穴位,调节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提高小儿机体免疫力,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不用吃药,打针,无创伤,无*副作用,以中医传统的手法按压、拍打等,完美激发机体的自我防御力。临床研究表明,小儿推拿对小儿机体的神经、循环、消化、泌尿、免疫、内分泌等系统的生理功能有良好的调整作用,能促进孩子的生长发育,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中暑症状2岁内的宝宝语言能力弱表达能力差,爸妈要留心观察,当孩子在外面玩得脸蛋通红,满头大汗是常有的事。
如果你的宝宝出现了身体发热却不流汗,如果你的宝宝出现了皮肤干燥发红等现象,如果你的宝宝哭闹不安和脉搏加速,如果你的宝宝感到头晕恶心等症状,那么你的宝宝就是得了小儿中暑。
正确方法1.立即将宝宝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树阴下、走廊上、阴凉的地板上等。
2.让宝宝仰卧,解开衣扣,脱去或松开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干衣服,同时开电扇或开空调,以尽快散热。
3.尽快冷却体温,降至38度以下。具体做法有用凉湿毛巾冷敷头部、腋下以及腹股沟等处;用温水或酒精擦拭全身;冷水浸浴15至30分钟等。
4.意识清醒的宝宝可饮服绿豆汤、凉开水等解暑。不要给宝宝服用药物,儿科必须诊断明确才能用药,而且,儿科用药和成人不一样。
5.中医认为人体阴阳失衡,正气虚弱各种疾病则会乘机而入。通过小儿推拿可刺激经络,穴位,达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平衡阴阳,恢复正气的作用,达到减少病痛,缩短病程,治愈疾病的目的。
6.如果宝宝出现抽搐、意识不清等症状时要立即拨打,请医生帮忙。
三大误区误区1:过量饮用热水
虽然中暑后需要补充水分和盐分,但过量饮用热水,反而会使宝宝因为大量出汗造成体内水分和盐分进一步的流失,严重时还有可能引起抽风。
正确的做法是:给宝宝少量、多次饮水,以凉白开水为主。
误区2:过量进食
中暑后宝宝体质较弱,如果此时给宝宝吃得过多、过于油腻,反而会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不仅营养物质不能被充分吸收,还会加重病情。
正确的做法是:尽量让宝宝吃一些清淡爽口的食物,以适应夏季的消化能力。
误区3:冷饮降温
也许你认为吃些冷饮可以给宝宝降降温,于是买来大量的冷饮和冰镇的瓜果类食物。但实际上,这样做对宝宝的身体有害无益,因为凉性食品会损伤宝宝的脾胃。
正确的做法是:可以给宝宝喝一些鲜果汁。
关于宝宝中暑问题,小五今天就介绍到这里,希望对宝爸宝妈们有所帮助!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评论功能现已开启,我们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赞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