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中暑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为宝贝健康保驾护航幼儿园卫生工作大公开
TUhjnbcbe - 2021/9/6 14:08:00

合格的卫生工作是健康保障

夏天到了,虽然有可口的冷饮和美味的瓜果让我们品尝夏日甜蜜,但有一点不可不防:小朋友们生性好动,特别容易出汗,如果偏食少睡,抵抗力下降,细菌、病*就会趁虚而入,让小朋友生病难受,闹不好还会瘦一大圈儿。眼下疫情还没有过去,我们更要注意小朋友的健康问题。俗话说,病从口入,想要抵挡细菌与病*的攻击,除了保证小朋友吃好睡好,更重要的是给小朋友营造一个安全卫生的环境,才能不让病从手来,病从口入。那么在幼儿园里,我们是怎么进行清洁消*工作的呢?

01关于教室的清洁消*工作

教室常通风常开窗,可以有减少教室内各种病*与细菌的数量。除了在优质大气环境下保持常态开窗,在其他气候条件下,我们也会上下午至少各开一次窗,每次开窗不少于15分钟。此外,我们会特别对教室里的活动区域、睡眠区域、盥洗区域等区域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每天早晚两次,每次保证30分钟以上,进行整体杀菌工作。

关于小朋友用具的清洁消*工作

02

教室里的门把手、桌椅、小床、木质教具以及存储柜等用具是小朋友经常触摸的地方。我们常以mg/L含氯消*剂对这些用具定期擦拭消*。对于无法用含氯消*剂消*的其他材质教具以及书本,我们常用紫外线灯照射,或放在日光下暴晒4小时以上。小朋友们使用的毛巾也是杀菌工作重点,我们一般采用双消*法,即用消*液浸泡后再放入消*柜消*。至于小朋友的餐具、水杯、各种分餐盆及工具的清洁消*工作,我们的做法是清洗后再放入消*柜,保证消*45至60分钟。

03关于幼儿园厨房的清洁消*工作

我们的厨房分为粗加工间、操作间、分餐间等几个区域。每天早上与晚上,我们都会用紫外线在这几个区域进行消*,保证30分钟以上;对于各种生熟盆、刀具、炒菜铲勺等,我们的做法是清洗干净后,放入厨房蒸箱消*;对于不适合放入蒸箱的菜板,我们使用开水对其烫洗;此外清洁用具如厨房抹布,我们在每日使用后彻底清洗,上下午各水煮30分钟,并定期更换;至于厨房的地沟、排烟道,也保证定期彻底清洗,防止藏污纳垢。

关于公共环境的清洁消*工作

04

幼儿园公共区域的物品、户外大型玩具及地面,我们都会用mg/L含氯消*剂定期擦洗消*;此外,幼儿园公共环境的室内地面我们也会每天早晚擦洗数次,并定期用mg/L含氯消*剂擦拭消*;其他幼儿园公共环境,我们也常擦常洗,定期更换抹布扫帚拖把,并定期以mg/L含氯消*剂喷洒消*。

以下是老师们开展卫生清洁消*工作的几个瞬间:

夏季常见疾病说明及预防

家庭与幼儿园共同为小朋友保驾护航,才能让小朋友的每一天都健健康康、快快乐乐。除了引导小朋友建立起健康科学的饮食作息习惯,家长朋友们也要做好卫生工作,且很有必要了解一些常见的儿童夏季疾病及预防知识。那些“臭名昭著”的夏季儿童疾病有哪些?该怎么预防?一起来看看:

蚊虫蛰咬

夏天蚊虫增多,爱出汗的小朋友们更容易被叮咬。除了做好驱蚊工作(尽量穿长袖衣裤、喷洒驱蚊花露水等),当发现被蚊虫蛰咬时,我们建议:

1.第一时间将蚊虫蛰咬处的*素挤出来,避免*素进入人体造成全身感染;

2.用碱性物质对伤口进行处理。一般用碘伏消*局部;手头没有碘伏时,也可以用肥皂沾水,涂抹蛰咬部位,可以起到止痒消肿的作用。

中暑

夏日大量出汗、全身血流速度增加、血容量减少,心脏为了保证全身的血液供应,代赏性的心率加快,心脏负担加重,从而出现全身无力、头痛、恶心、眼花等症状,严重者可能休克甚至死亡,这就是中暑。遇到中暑该怎么办?

1.尽快将患者移到阴凉处,移动时注意使病人处于平卧位或者头低脚高位,以保证大脑的血液循环;

2.喝清凉饮料如白糖水、盐水、凉开水,但白糖水、盐水不宜过多,浓度不可过大,凉开水可多给一些;

3.解开衣物物理降温,用凉毛巾擦洗四肢、颈部,禁止擦洗胸前、腹部。因为这两个部位遇冷刺激后反应很大,易引起心脏骤停、腹泻,从而造成生命危险。

细菌性痢疾

夏天细菌生长繁殖快,食物容易变质、腐败,导致细菌性痢疾多发。应该如何预防?

1.注意饮食卫生。当天吃不完的食物及时放入冰箱,二次食用时一定要热透。发现食物变质,坚决不再食用;

2.一定要做到饭前洗手。痢疾病人用过的东西消*后再用。平时家庭消*可用1:至1:50的84液浸泡3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即可。

红眼病

红眼病是接触感染,接触红眼病人用过的物品、或不及时洗手、或在消*不良的泳池游泳,眼睛就会造成感染。该怎么预防呢?

1.要养成毛巾、脸盆专人专用的习惯;

2.接触过红眼病人用过的物品后要及时、彻底洗手;

3.游泳时最好带上游泳的眼镜。

烫伤

夏天,由于人们穿的单薄、身体裸露的地方多,很容易发生烫伤。发生烫伤后该怎么做?

1.看看有没有破损,如果没有破损,第一时间用凉水冲10-15分钟,如果有冰块,用冰块冷敷不超过10分钟;

2.如果皮肤有破损,面积小的话,在伤口上盖上消*纱布,纱布上放冰袋冷敷,切忌直接放冰块到伤口处;

3.当身体遮掩部分烫伤,将衣服解开判断烫伤程度再做处理。如果烫伤部位在四肢,不能直接将衣服脱下,要用剪刀将袖子或裤腿剪开,防止大面积皮肤损伤造成感染。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感染引起,以柯萨奇病*A16型(CoxA16)和肠道病*71型(EV71)最为常见,5岁以下儿童多发。患儿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4至7月为手足口病发病季节,进入6月份后,发病数仍会上升。

1.EV71是更容易导致手足口病例发展为重症甚至死亡的病*型别,接种EV71疫苗可有效预防EV71(6月龄-5岁)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

2.注意手卫生,特别是在触摸口鼻前、进食或处理食物前、如厕后、接触疱疹/呼吸道分泌物后、更换尿布或处理被粪便污染的物品后,应用清水、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指导儿童掌握“七步洗手法”;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遮掩口鼻;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

3.注意室内外环境卫生,每天定时开窗通风;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奶瓶、奶嘴及孩子常用的餐具应经常彻底清洗消*;

4.尽量少带孩子去人多拥挤处玩耍,特别避免与有发热、出疹的儿童接触。

5.一旦出现发热、皮疹(特别是肛周皮疹)或口腔溃疡等,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拖延治疗或误诊易使患儿发展成为重症病例。

流行性出血热

出血热是由汉坦病*引起、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老鼠通过其唾液、尿液等含有病*的排泄物、分泌物或直接咬人等途径,直接或间接将汉坦病*传染给人。以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为其主要临床表现。每年5至7月是出血热发病的小高峰。

1.接种疫苗是防控出血热的最有效措施,高发地区16-60岁的适龄人群,应尽早前往所在区县疾控中心积极接种出血热疫苗;

2.尽量避免在水边、草地等老鼠易出没的地方活动,避免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污染物;在野外尽量穿长裤长衫、不露脚趾的户外鞋,以防被鼠类咬伤;在杂草丛生或者有秸秆堆放的地方活动,有可能存在鼠尿鼠粪,建议戴上口罩,以防气溶胶污染;

3.一旦出现发热、肌肉酸痛、皮肤出血医院救诊。

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又称懒汉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长期发热、多汗、乏力、关节疼痛、肝脾及淋巴结肿大。患布病的家畜是人类感染布病的主要传染源。

平时需注意饮食安全,不要喝生奶、不吃半生不熟的肉及内脏;吃涮锅、烧烤时,要把肉煮熟透了再吃;做饭做菜时砧板做到生熟分开。

狂犬病

夏天是犬伤的高发期,闷热的天气容易使犬类动物烦躁、冲动,同时夏季人们穿着单薄,容易被犬只咬伤、抓伤。

1.科学管理宠物,饲养宠物的家庭应办理养犬登记证,及时给宠物接种疫苗,同时圈养好自己的宠物,不随意遗弃;

2.外出遛狗应使用犬链、嘴套、犬笼等,以便控制犬类的活动范围和行为,避免犬伤人事件的发生;

3.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和流浪动物,不挑逗、玩弄猫、狗等动物,不打扰在进食、睡觉或看护幼崽的狗,不要让动物舔舐皮肤伤口;

4.被狗、猫等动物咬伤后应尽快到附近的规范犬伤处置门诊处理。儿童被咬伤更为危险,部位越靠近头、颈、面、手部越危险,需特别重视,必须严格冲洗伤口、注射免疫球蛋白和选用更高效的疫苗并按程序接种。

呼吸道传染病

近期天气变化多端,要警惕呼吸道传染病反复侵袭,常见的疾病包括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水痘、风疹、麻疹等。

1.对有疫苗预防的传染病如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按相关接种要求及时和全程接种疫苗;

2.养成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接触脏东西后要洗手,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打喷嚏、咳嗽时注意用纸巾遮掩口鼻,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3.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特别是症状较轻的医院就诊,避免发生交叉感染。

食源性疾病

进入夏天,气温逐渐升高,食物更容易腐烂变质,各种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也在夏季频发。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接触脏东西后、加工制作食品前要洗手,定期对餐具进行消*;

2.采购食品要严格把好质量关,切不可为贪便宜而购买变质的禽、蛋、肉和水产品;

3.注意厨房和饮食卫生,做饭做菜时砧板做到生熟分开;不吃未彻底煮熟的食物,不喝不干净的生水;

4.外出就餐时,一定要注意选择正规、卫生条件好的饭店或餐厅;

5.一旦发现肠道传染病症状者,医院就诊。

愿家长们安心,孩子们健康!

全文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宝贝健康保驾护航幼儿园卫生工作大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