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中暑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55年火热的岁月里,藏着几代石化人的故事
TUhjnbcbe - 2021/9/19 20:29:00

上期的

齐鲁石化55年·那年那事

我们回顾了关于沥青的故事

55年,见证了一代代齐鲁石化人

对*和国家的忠诚之心

对事业的担当之责

艰苦的创业,火热的建设,蓬勃的发展

每一个可敬可爱的齐鲁石化人

都是光辉岁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今天的节目

官微特别邀请几位不同年代的嘉宾

一起来听听他们当年的故事

70年代:
  
  

戴上柳条帽忙建设

年,为解决国家增产化肥的迫切需求,石油部决定在胜利炼油厂旁新建一座利用炼厂气生产氮肥的装置。

资料图

年4月11日,山东胜利合成氨厂破土动工,这是山东省重点工程会战项目。

听说村子附近要建合成氨厂需要人手,20岁刚出头的唐元恒第一个报了名,成为民兵团的一个兵。

71岁的唐元恒说起当年参加建设时的场景充满激情

唐元恒和战友们主要进行合成框架、造粒塔等主体工程的土建。

当时厂区的基础建设对施工质量要求很高,厂里的员工,不管男女,每天都是手拉肩扛,从早干到晚,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

唐元恒告诉战友们,一定要听从指挥,向工人师傅们学习。

资料图

他们一天8小时不停歇,用小推车把和好的水泥、洗干净的石子送到工地。

当时大家工作都很积极主动,虽然干的都是重体力活,但没有一个人偷懒耍滑,大家都比着干,看谁干得又快又好。

那时候大家戴的安全帽是柳条编的,虽然不像现在的安全帽做工好、安全系数高,但是每次一戴上,唐元恒就感觉有责任,必须干好手里的活儿。

资料图

工地上条件艰苦,夏天气温高、喝水不方便。为防止施工人员发生中暑,医院的大夫和护士每天送药到现场,还给腰酸背疼的施工人员贴膏药、包扎伤口,叮嘱大家注意安全。大家却都坚持“轻伤不离工地”,一心只为早日将装置建成投产。

经过8个多月的艰苦奋战,年底,合成框架、造粒塔等主要建筑物主体工程完工,并陆续交付安装或使用。

资料图

年12月26日,装置一次开车成功,生产出合格产品。

得知好消息的唐元恒和大家兴奋地都没睡好觉,因为这里也有他们付出的辛劳和汗水。

建设期间,唐元恒被建设指挥部评为“五好民兵”,他将奖状一直珍藏到现在。

80年代:
  
  

虎山银塔下备开工

年,张连宏被分配到胜利炼油厂加氢车间一制氢单元,它是公司从日本进口的第一套加氢装置的配套装置。

当时制氢和加氢装置需要尽快投入生产,以完善炼油生产加工能力,张连宏和队友们开始了紧张的安全培训、系统的业务学习。

张连宏(前排右二)与同事合影

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培训,张连宏逐渐掌握了制氢原理与工艺,成绩在车间考核中名列前茅,很快成长为班组骨干、班长,并提前半年转正。

通过大家的艰苦努力,装置实现一次开车成功。

张连宏(后排右二)与同事合影

年,张连宏又转战到二制氢,成为第一套重油加氢及其配套装置开工队伍的一员。

二制氢与一制氢有很大差别,产量大,操作压力也高,制氢的安全平稳也直接关系到重油加氢能否顺利开工,张连宏深感责任重大。

一切从零开始。学流程、学开工方案、学事故处理方案……他和同事们每天摸爬滚打在现场。

装置交付生产后,依次进行吹扫、水联运等操作,一环扣一环。他们克服种种困难,终于实现重油加氢及其配套装置一次开车成功,又完成了一项齐鲁石化具有历史意义的任务。

张连宏(二排左四)与同事合影

如今,大虎山从光秃的山丘变成了美丽的公园,虎山脚下的张连宏,已从不懂事的莽撞少年变成了九口之家的一家之主,变成了石化战线的中坚力量。

90年代:
   

装置区里绽芳华

年秋季大检修,王玲所在的烯烃厂苯酐装置仪表班负责所有仪表的更新及校验。

她和吕航、卢光彬分到一组,专门负责检查校验精馏单元调节阀的工作。

当工作接近尾声时,有两台阀门的定位器怎么也校不出来。

当年在工作现场的卢光彬

用了好几年的器件,长时间的运转,丁点儿的粉尘积累也会影响到阀门定位器的灵敏度,特别是喷嘴挡板部分,既需要细心又需要耐心……

他们干脆把零件全部拆开,再用干净棉布一个个擦拭干净。

当年在工作现场的吕航(右)

虽然已进入秋季,但秋老虎依然厉害,一会儿工夫,汗水就顺着脸颊流下来,工作服也湿透了,大家全然不顾,坚持把零件擦拭干净,又按顺序安装起来。

三个人分工明确,互相配合,利用午休时间,硬是把两台阀门定位器校验完毕,按时完成了任务。

当年王玲(后)与同事合影

一晃二十几年过去了,王玲已于年退休,卢光彬和吕航已成为车间技术骨干,他们把最美好的青春岁月洒在了石化城这片热爱着的土地上。

退休后的王玲,经常回忆起在工作岗位的那些日子,还有那些朝夕相处的同事,好几次梦回烯烃装置,依然那么亲切,那么熟悉。

卢光彬、吕航……我的同事们,你们还好吗?

素材提供:孙淑芸 张连宏 王 玲

编辑制作:李 莉

往期精彩推荐:

中国石化董事长做客《对话》畅谈碳中和背景下氢能发展

榜样心声︱李震:匠人匠心守一事终一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55年火热的岁月里,藏着几代石化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