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区天平(湖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持续深入开展*史学习教育,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活动,切实做到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01老年健康服务更友善随着上海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人就医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日益凸显。为解决这个难题,中心在实际工作中深入探索,不断改善老年患者就医环境,优化老年患者就医流程,提高老年患者看病就医满意度。
小改造传递大温暖。为方便老年人识别和阅读院内引导标识,中心全面梳理各类标识标牌,进行适老化改造,使之做到醒目、简明、易懂,让老年居民获得便利。
小服务填平大鸿沟。针对许多老年患者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现状,中心特设“无健康码”绿色通道,由医务人员帮助老年患者完成人工测温、扫码、流调等程序。
小物件发挥大作用。休息等候区设有75岁及以上老年患者专座,门诊设置轮椅、平车借用暂存点,门诊还配备了便民箱,内有老花镜、放大镜等老年用品,方便老年人取用。
02中医特色服务更优质传统中医药博大精深,中医适宜技术深受社区居民欢迎,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开展中医特色服务,打出一套“组合拳”。
冬病夏治祛“病根”。中心设立“冬病夏治穴位敷贴专病门诊”,每年夏季三伏天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病、过敏性哮喘、颈椎病、膝骨关节病体质阳虚、寒盛患者开展,调体质防治慢性疾病,受到辖区内居民及楼宇白领的欢迎。
名医对接传“真经”。医院丁氏内科脾胃病*文东流派传人开设丁氏内科脾胃病流派传承社区工作室,名医名家定期来到中心及服务站,开展基于优势病种为引导的海派中医流派学术传承工作,为社区患者提供同质化医疗服务。
创新融合促发展。中心广元卫生服务站打造集传统中医文化及海派特色的“中医健康荟”,开辟古典国风的健康宣教区域和健康服务体验互动区,开展中医健康讲堂、中医健康书局等新式讲座,传播中医药健康文化。同时在天平街道“梧桐邻里汇”定期开设中医咨询室,由中医科主任坐诊,为社区居民提供用药解答、疾病预防、养生保健等方面的指导。
03健康管理服务更多样为促进全人群健康管理,中心依托家庭医生,不断探索功能社区建设,实施多模块、分层分类健康管理。
健康讲座进校园。中心组织健康讲师团,走进辖区内的幼儿园、中小学,开展健康教育版面巡展、组织中医健康知识竞赛、培训急救知识、推广科普知识,为师生们传授中医穴位按压、季节养生等知识。
双拥共建进*营。结合武警部队战士日常工作及训练,围绕高温中暑及运动损伤的预防、处理及急救方法等健康知识,开展健康讲座、义诊咨询、适宜技术等服务,开展联合“四史”学习活动,同时加强*史、*史学习。
健康服务进楼宇。根据楼宇人群健康特点,中心制订分层分类的签约服务策略,提供基本医疗诊疗、健康教育讲座、咨询等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后疫情背景下,提供日常消*、传染病防护等卫生工作指导,以及核酸检测、新冠疫苗接种等服务。
04病区配餐服务更优化中心地处老城区,病区面积有限,缺少独立配餐室。为改善住院病人就餐体验,中心调换腾挪、优化设置,于不减少病床数的前提下,在四、五楼病区各新增一间独立配餐室。
设置更规范。四、五楼病区配餐室面积共计24平方米,内设电热锅炉、微波炉、操作台、洗手池等,同时提升病区配膳员工作质量,提高膳食分发安全性,医院临床营养质量控制标准。
流程更优化。食堂职工将餐车推至病区后直接进入配餐室,护工在室内进行病人的餐食分发,确保食品卫生和安全管理。
管理更安全。将原公共区域摆放的微波炉和电热锅炉一并置入配餐室,通过定时开放的管理措施,在解决安全生产隐患的同时做到了节能减排。
中心将继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活动,做到有力有序有效,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员群众参与积极性,以“比学赶超”的精神状态奋进“十四五”新发展阶段,认真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推动*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
供稿:徐汇区天平(湖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编辑:王胤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