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中暑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小暑到,三伏来冬病夏治正当时
TUhjnbcbe - 2022/5/3 15:48:00

年7月7日

星期五

05:50:38

农历年六月(小)十四

“小暑”这节气名

有人说“小暑=小热”

一看就是没好好做功课

“暑”的意思的确是“热”

但这个热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热

而是“炎热”

小暑的“小”是相对大暑而言的

由“小暑”到“大暑”

暑热程度越来越强

你可以理解为

小暑=开始炎热

大暑=炎热+++

小暑期间

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盛夏

\\\\小暑看什么////

物候

暑为温热之气。小暑相当于是一天中的下午一点钟,正午的太阳正焦灼,一年中最强劲的热力不断酝酿……

小暑时温风吹到极致,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里的八月正是夏历的六月,此时,蟋蟀纷纷躲到屋宇下避暑。

此时地面气温太高,幼鹰由老鹰带领,开始飞出鸟巢,在清凉的高空学习飞行搏杀猎食之术。

\\\\夏至养生////

三伏到

民间有俗语说:“小暑不算热,大暑是伏天。”小暑节气期间正好赶上入伏。从小暑至立秋这段时间称为“伏夏”,即“三伏天”。古人认为,炎热的夏季,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故有伏天之说。

年,7月12日正式进入三伏天。人与自然相应,阳气上升,经络通达,气血充沛。此时,调理痼疾,祛除寒湿,储备能量,事半功倍。

\\\\夏至·宜////

夏藏

在《易经》64卦中,小暑的卦象正是“遁”。遁是退避、隐居的意思,正如清代著名的戏曲理论家李渔所言:应夏藏,闭门谢客。

\\\\夏至·宜////

静心

小暑时节,天气炎热,人们容易烦躁不安,爱犯困,少精神。所以,对应这一时节的特点,在养生健康方面,应该根据季节与五脏的对应关系,养护好心脏。

心为五脏六腑之首,有“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之说,心脏的养护尤为重要。中医认为,平心静气,可以舒缓紧张的情绪,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既有助于心脏机能的旺盛,也符合“春夏养阳”的原则。所以,夏季养生以“心静”为宜,心静自然凉。

\\\\夏至·宜////

少动多静

从中医理论方面讲,小暑时人体阳气旺盛,阳气具有护卫体表、抵御外邪的功能。只有保护好自身的阳气,人体才得以健康无恙。小暑时气候炎热,人体能量消耗较大,此时宜遵循“少动多静”的养生原则,以免阳气外泄太过。每天作息应有规律,除了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外,也要注意劳逸结合,运动时一定要掌握好强度,避免强度过大。

\\\\夏至·忌////

长坐木

俗话说:“冬不坐石,夏不坐木。”小暑节气气温高、湿度大,久置露天的木料,如小区或公园里的木椅木凳,经过露打雨淋,含水分较多,表面看上去是干的,可是经太阳一晒,温度升高,便会向外散发潮气。如果人在上面坐久了,可能诱发痔疮、风湿和关节炎等病,因此小暑节气时不宜在木质凳椅上久坐。

\\\\夏至·忌////

运动过大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小暑时节运动强度应避免过大,以防出汗损伤阳气,可选择在早晨或傍晚进行散步、太极拳等运动,也可选择游泳、瑜珈、旅游等。

游泳可谓最适合盛夏的一种运动方式。小暑时节游泳不仅可健身,而且可消暑。游泳时水可帮助身体更快散发热量,因此人会感到凉快、舒适。游泳可防治颈椎、腰椎疾病,能增强心肺功能。此外小暑气候炎热,人容易变得烦躁不安。此时练习瑜伽,可以使人保持心境平和,帮助舒缓烦躁情绪。

\\\\夏至·饮////

三豆解*饮

小暑期间阴虚火旺的人,肝火旺的人,容易在这段时间引动火气(各类热病、炎症、便秘等都是火象啊)。再加上今年夏天雨水特别多,洪灾泛滥,同时也带来了湿温之气。

清虚火,祛湿热三豆饮最合适了,红豆绿豆黑豆煮起来加点冰糖,盛夏解暑最合适。当茶喝,解盛暑之*,又补充心力。渣也不要浪费,用搅拌机打成浓浆,很好喝,食材本身的香甜更浓郁。小暑这段时间,每周可以喝2-3次。

▲三豆饮出自宋·《朱氏集验方》。

滋肾阴、壮肾气。夏季身体能量如植物一样疯长,肝肾容易不足,这时就可以用黑豆来滋补肾阴、聚肝肾之气。

这里是可以起沙的那种红豆,利水解暑湿,补心血。如果体内湿气重,舌苔厚腻,把红豆改为赤小豆。如果火气旺盛厉害,容易口渴,就改用*豆,*豆养中养木养津液,又降胆火。

解烦热、清肝火;

大枣,什么凶猛的药经它一调和,就会更适合人体。所以平时煲汤时,大家都可以扔几颗进去,让汤性更柔和。

特别是不睡午觉会感觉心率不齐、精力不济的人,更要注重养心血。

某地伏日,要煮麦仁汤给牛喝,据说牛喝了身子壮,能干活,不淌汗。

麦仁养心敛汗,夏天汗特别多的人,可以加麦仁一起煮。如果能加浮小麦敛汗效果更好。

这段时间暑热,心火旺。很多人睡眠不好,口舌生疮,加些带芯莲子有助养心安神、让心肾相交。

肾之谷在豆,豆在五行中偏水性,可以解热。其实不只在热*重的天气适合喝三豆饮,温病发热时、热*上头,还可以用来预防小儿的温热病: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

痱子是由于暑热挟湿,毛窍郁塞导致的,防治痱,首先祛除暑湿之*。三豆汤清热解暑、健脾利湿,刚好把痱子的问题解决掉。小孩子也可以放心喝。

\\\\夏至·食////

清淡

小暑时期的养生以清淡为佳,要注意合理饮食,荤素搭配。宜多食用荷叶、土茯苓、扁豆、薏苡仁、猪苓、泽泻等材料煲成的汤或粥,多食西瓜、*瓜、丝瓜、冬瓜等蔬菜和水果。也有人将小暑节气的饮食概括为“三花三叶三豆三果”。

“三花”指金银花、菊花和百合花;

“三叶”是指荷叶、淡竹叶和薄荷叶,它们都适合冲泡成茶;

“三豆”是指绿豆、赤小豆和黑豆,中医称之为“夏季灭火器”,能清热降火;

“三果”是指西瓜、苦瓜和冬瓜。

“夏季心旺肾衰,虽大热不宜吃冷淘冰雪,蜜水、凉粉、冷粥。饱腹受寒,必起霍乱。”心旺肾衰,即外热内寒之意,因其外热内寒,故冷食不宜多吃,少则犹可,贪多定会寒伤脾胃,令人吐泻。西瓜、绿豆汤、乌梅小豆汤,虽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不宜冰镇食之。按中医学的脏与脏之间的关系讲“肾无心之火则水寒,心无肾之水则火炽。心必得肾水以滋润,肾必得心火以温暖”从中不难看出心、肾之间的重要关系。

\\\\夏至·坐功////

from《遵生八笺》

遵生八笺

《遵生八笺》是明代高濂所著的一部养生专著。

小暑六月节坐功图

运:主少阳三气。

时:配手太阴肺湿土。

坐功:每日丑、寅时,两手踞地,屈压一足,直伸一足,用力掣三五度,叩齿,吐纳咽液。

治疗:腿膝腰髀风湿,肺胀满、嗌干、喘咳、缺盆中痛、善嚏、脐右小腹胀引腹痛、手挛急、身体重、半身不遂偏风、健忘、哮喘、脱肛、腕无力、喜怒不常。

\\\\夏至·警惕////

中暑

小暑时节防中暑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体力劳动者、室外工作的人员来说,应该多饮水,常喝绿豆汤等都可预防中暑。

中暑后处理常识

1、立即将病人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有利于散热。

2、补充水及电介质。

3、用风油精或清凉油涂于病人的太阳穴;口服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气丸等药物。

4、重度中暑病人除以上3点处理外,医院救治。

\\\\夏至·预防////

慢性病

季节天气炎热,出汗较多,对有慢性病的人群,更应结合节气特点加以调护,防止旧病复发或加重,并防止夏季常见病的侵袭。

对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并加强室内通风,尤其在闷热的天气中要注意使用物理降温。

有心脏病史的人群,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贮备氧气袋,在自觉胸闷气短之时使用。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的患者,应注意室内温度、湿度、通风换气,必要时吸氧。此外,还应禁食寒凉之品,中医有句名言:“形寒饮冷则伤肺。”

胃肠道疾病的人群,此节气要注意饮食的合理科学。如慢性胃炎、慢性肠炎的人们要注意饮食有规律,不要暴饮暴食,还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同时应少食寒凉之物,以免加重病情。

养好身体,过个舒适的夏天

参考

72物候元气生活

问安中医

中国天气

图文by半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暑到,三伏来冬病夏治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