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就到了端午小长假,大家可能又有了短期出游计划,那有什么东西是值得随身携带的呢?
有人认为是生活必需品,有人认为是药品……今天小编想说的是这么一件小物品,它小巧、方便携带,关键时刻还能救命,究竟是什么呢?
它就是刮痧板。大家可能会奇怪了,刮痧板能救命?我们可以随手百度一下,急症刮痧治疗的案例比比皆是。
在遇到晕厥、中暑等意外时,如果没有医务人员在场救治,迅速利用刮痧板急救,可以为抢救患者赢得时间。
晕厥
若是因体质虚弱、情志变化或过度疲劳引起的晕厥,可以选择人中穴进行救治。
一招救急法:用刮痧板点按人中穴,要求按压力度大、速度快。
Tips:点刺中冲穴(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也可以起到急救作用。当患者神志清醒,医院进一步查明原因,以便及时治疗引起晕厥的原发病。
中暑
气温渐渐升高,在环境相对封闭的车厢等环境内,可能会发生中暑,在发生中暑的先兆症状即出现头昏、耳鸣、胸闷、出汗、口渴、恶心等症状时,及早改善环境,充分休息,同时配合刮痧,可以快速缓解症状。
一招救急法:用刮痧板自上而下刮拭大椎,以出痧为度。
讲完了上述两种急症的处理方法,小编再推荐给大家胃痛、牙痛的刮痧救急方法,让大家玩得正起劲、吃得正嗨的时候,不会因为突然来临的疼痛而影响了兴致。
胃痛
一招救急法:用刮痧板自上而下刮拭足三里,以出痧为度。
牙痛
一招救急法:用刮痧板刮拭外劳宫,此穴肌肉较薄,刮拭时痛感较强,较难出痧,宜慢刮,不强求出痧。
Tips:用刮痧板刮拭合谷穴,也可以有效止牙痛。
刮痧后有什么样的体验?
刮痧后的正常反应
痧象
刮拭部位出现不同颜色、形态的痧,颜色有浅红色、红色、紫色及青黑色。形态有斑块状、点状、包块状或结节状。刮痧治疗后半小时左右,皮肤表面的痧逐渐融合成片,深层的包块样痧逐渐消失,并逐渐由深部向体表扩散,而深部结节状痧消退比较缓慢。通常在刮痧后12小时之后,皮肤的颜色均呈青紫色或青黑色。
疼痛感
刮痧后24~48小时内,出痧的皮肤在触摸时有疼痛感,出痧严重的患者局部皮肤会微微发热。这些都是刮痧引邪出表、排出*素的正常反应,休息后即可恢复,不需要特别处理。
退痧
刮出的痧一般5~7天即可消退。痧消退的时间与出痧的部位、痧的颜色和深浅(即疾病的病位、病性)有密切关系。阳经、阳面的痧消退快于阴经、阴面的痧。
刮痧后的异常反应
疲劳
少数患者因体质虚弱、刮痧时间过长、力度过重,刮痧后24小时内有短时间的疲劳反应,有的并伴全身低热。这种情况一般不需要特别处理,适度休息即可恢复正常。可多喝温开水,也不需采取特别的预防措施。
红肿灼热
如果刮痧后皮肤出现红肿、灼热等不适的感觉,嘱患者多休息,不可过多进行体力劳动。
晕刮
刮痧的过程中患者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慌出冷汗、四肢发冷、恶心欲吐,甚至出现血压下降、神志不清,这种情况就是晕刮。原因多为患者情绪紧张,或者在空腹、过度疲劳等情况下进行刮痧,或者刮拭时间太长、力度太重,刮拭部位太多。
更多精彩内容详见《图解痧象零基础学刮痧》,天猫、当当、京东等各大网店有售。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
喜欢就分享到朋友圈吧
常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