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自己和其他人有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表现时,首先要做的是迅速撤撤离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并多饮用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料。或服用防中暑药物。如果出现血压降低、虚脱时应立即平卧,医院静脉滴注盐水。
对于重症中暑者除了立即把中暑者从高温环境中转移至阴涼通风处外,还医院,同时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救治。医院,应将病人脱离高温环境,用湿床单或湿衣服包裏病人并给强力风扇,以增加蒸发散热在等待转运期间,可将病人浸泡于湖泊或河流,或甚至用雪或冰冷却,也是一种好办法。若病人出现发抖,应减缓冷却却过程,因为发抖可增加核心体温(警告:应每10分钟测1次体温,不允许体温降至38.3℃,以免继续降温而导致低体温)。中暑野外防患措施
1、户外运动者到山野,往往奔放追逐,而长时间曝晒在猛烈的阳光下,体内的热温未能充分散发,使体温升高,脑脑内部的体温调节中枢连受破坏而停止活动,这就是中暑。
2、中暑者头痛、发高烧、呕吐或昏倒,有时会造成死亡,因此野外活动者不可不注意防范及急救,最好戴上遮阳帽,并防止曝露在阳光下太久。
3、万一有中暑现象,应该赶快急救,以免虚脱而毙毙。首先,将病者移到阴凉的地方,松开或脱掉他的衣服,让他舒适地躺着,用东西将头及肩部垫高
4、次以冷湿的毛巾覆在他的头上,如有水袋或冰袋更好。将海绵浸渍酒精,或毛巾浸冷水,用来擦拭身体,尽量扇涼以降低他的体温到正常温度。
5、最后测量他的体温,或观察患者的脉搏率,若在每分钟以下,贝表示体温仍可忍受,若达到10以上,应停止使用降温的各种方法,观察约10分钟后,若体温继续上升,再重新给予降温。
6、恢复知觉后,供给盐水喝,但不能给予刺激物。止此外,依患者之舒适程度,供应覆盖物。
7、高温影响下,体内热积蓄过多或体温调节中柩功能出现紊乱,致生命活动受到危害的一种急症。人体能维持体温37℃左右,是由于体内各器官、组织的新陈代谢和运动时所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皮肤表面、呼吸和出汗等途径所散失的热量,在体温中枢的调节下达到平衡。当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且湿度过大时,蒸发散热受阻,大量热积蓄,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就会引引起中暑。野外作业者、过度疲劳者、久病者、老年人以及产妇等均属易中暑者。
8、轻度度中暑时表现为精神恍惚、疲乏无力、头昏、心慌、大汗、恶心、体温超过37.5℃等症状。有这些症状的人,如及时离开高温环境,一般休息3-4小时后可以恢复。
其次户外运动身体的体制也有很大关系,夏季身体免疫力都容易下降很容易出现亚健康状态,往往就增加了中暑的风险,可以适当锻炼身体,提高自身体制,或者借助今幸等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改善自身的抗病能力,防止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