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日报讯(融媒记者徐鹤)昨天,市气象台发布高温红色预警,预计此次高温热浪天气持续时间长、高温强度大,为近几年以来罕见。市疾控部门提醒,立秋过后“秋老虎”还会持续发威,市民仍要预防中暑。
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或汗腺功能衰竭,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高温下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即使是健康的年轻人也有可能发生中暑,甚至死亡。中暑是一种会危及生命的急诊病,若不给予迅速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引起严重后果。
处于高温高湿环境一段时间后,如果患者出现四肢无力、口渴、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要立即到阴凉通风的地方;用凉毛巾或冰凉贴冷敷额头正中及两侧、颈部、腋窝;喝含有淡盐的清凉饮料、绿豆汤等,以达到降温散热的作用,休息至身体恢复正常为止。如果出现昏迷,医院就诊。同时要解开患者的衣领,使患者呼吸通畅。让患者侧卧,防止呕吐引起窒息。
预防中暑,应及时补充水、盐分和矿物质。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少量多次饮水,不饮用含酒精或大量糖分的饮料。注意饮食及休息,摄取足够的碳水化合物,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钙。当气温高于或等于32℃时,应尽量在凉爽的室内活动。应避开正午时段外出,做好防晒。穿轻薄、浅色的衣裤,戴遮阳帽、太阳镜,或撑太阳伞、涂抹防晒霜等。
环卫工人、建筑工人、消防员、快递员、交警等人群,在高温环境工作时,要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物。注意不要把婴幼儿或儿童独自留在停放的车里。即便车窗留了缝隙,车内温度在停车后10分钟内可上升近7℃。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体弱者、老年人、婴幼儿及儿童、精神疾病患者和慢性病患者更容易出现中暑情况,需要特别注意。
相似推荐: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