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高悬,天气“热情”如火。自6月15日以来,高温占据了北方多地天气的主流。截至目前,陕西中部、河南中西部高温日数已达5天,40℃以上高温频现,内蒙古、河南部分站点气温突破6月同期极值。中央气象台6月18日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提醒注意防暑降温。
本轮高温天气有何特点?
影响如何?
未来将如何发展?
国家级首席预报员
中央气象台正研级高级工程师方翀
对此进行了解读
——
6月18日12时气温实况排行
方翀表示,本轮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强度大、影响范围广。暖脊长期控制我国北方地区,以及冷空气不活跃,共同造就了持续的高温天气。
在农事生产方面,由于高温影响地区前期夏收工作已基本结束,且晴热天气有利于夏收,因此高温天气主要对夏播夏种产生一定影响。在河北南部、山东南部、河南西部和南部、苏皖北部等地,前期天气已经偏旱,在高温天气影响下,部分地区旱情将持续或发展,不利夏玉米、夏大豆等适时播种、出苗及苏皖地区一季稻移栽。
河北省赞皇县农户利用晴好天气收晒小麦图/文李海强
方翀提示,夏播区要趁墒抢播,冀鲁豫皖苏等地墒情偏差地区应及时造墒播种,旱情严重地区要及时灌溉、调配水源,确保旱作区夏种和水稻栽插顺利进行,田间作业人员注意做好防暑降温措施。
在高温天气下,人们应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户外作业的人员应当缩短连续工作时间。与此同时,随着空调的使用率大幅上升,室内外温差较大,方翀提醒,民众在室内享受清凉的同时,要注意气温骤变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另一方面,高温天气下的制冷需求也将导致用电量激增,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提前准备应对措施,保障能源供应,特别注意防范因用电量过高,以及电线、变压器等电力负载过大而引发的火灾。
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本轮高温天气将持续到6月21日。后续,北方将迎来一次降温降雨过程。但这次过程并不能从整体上改变气温偏高的天气形势。方翀分析,北方高温天气只是有所缓和,总体上仍将维持偏高态势,与此同时,随着副热带高压的北移,南方地区持续降雨将告一段落,江南、华南等地也将迎来高温,全国高温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遇到高温天气该怎么办?
戳视频了解
↓↓↓
防灾减灾微科普之高温篇
中国气象局宣科中心(中国气象报社)出品
作者:刘钊
专家顾问:国家级首席预报员、中央气象台正研级高级工程师方翀
编辑:刷克张林
审核:叶海英